人民网>>国际

飞机“黑匣子”释疑:至少应该工作30天

2014年04月06日13:3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黑匣子”释疑

   新华网北京4月6日电(记者李雯)由于马航MH370航班黑匣子的电量即将耗尽,搜索黑匣子的工作变得非常紧迫。作为解开航班失联之谜的关键证据,“黑匣子”究竟是什么?它的工作原理又是什么呢?

   问:什么是“黑匣子”?

   答:“黑匣子”为橙红色,正常情况下是两个长约40厘米、宽与高分别约20厘米的长方体,每个重约20公斤到30公斤。

   商用飞机一般安装两个“黑匣子”,它们的名称分别是“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器”。前者用来记录驾驶舱机组人员在最后2个小时的言谈和各种可听到的声响,以及同地面飞行控制机构的对话等;后者则能记录25小时的飞行参数,如飞行速度、高度、加速情况以及磁角等。

   问:“黑匣子”有什么作用?

   答:“黑匣子”记录了飞机飞行期间,特别是事故前夕的详细信息资料,可再现事故发生的过程,对于事故原因调查、定性及善后处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上大部分空难的原因都是通过“黑匣子”找出来的。

   问:“黑匣子”装在飞机的什么位置?

   答:“黑匣子”安装在飞机尾部,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这一部位往往保存得较完整。

   问:海洋中怎么找到“黑匣子”?

   答:“黑匣子”带有水下信号标识器,如果落入海中受到浸泡,会自动激活电池供电系统,在30天内不间断地向外发射频率为37.5千赫的脉冲声波,搜寻者可以使用专门的水声信号接收器确定其方位。

   30天后,“黑匣子”已不能对外发射脉冲声波,只能通过水下摄影等方式搜寻,难度大大增加。法航447航班“黑匣子”搜寻工作耗时2年之久。

   问:“黑匣子”能工作多久?

   答:国际民航组织关于“黑匣子”水下定位信标的标准规定,它至少应该工作30天。马航370航班“黑匣子”制造商美国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说,“黑匣子”坚固耐压,可抵御高温、冲击并承受6000米深的水压,飞行数据记录仪可保存数据至少2年。

   鉴于电池技术发展很快,国际民航组织的标准近来也做了修订,规定最迟不晚于2018年1月,民航飞机“黑匣子”的水下定位信标至少能工作90天。

   问:找到“黑匣子”后怎样分析?

   答:“黑匣子”在飞行事故中往往经历各种极端条件,要想获得其中的数据、还原最后场景,要用特殊的技术将其物理恢复。比如,长期浸泡在水中的“黑匣子”首先要清洗和真空干燥。

   物理恢复“黑匣子”的工作由生产商负责,然后由专业调查人员下载、读取其中数据进行分析,这一过程往往需要数周。

   问:“黑匣子”是谁发明的?

   答:“黑匣子”的发明者是澳大利亚工程师戴维·沃伦。他发明“黑匣子”的想法始于1953年的一次坠机事故。当年,世界第一架喷气式客机“彗星”号坠毁,沃伦在事故调查过程中想到,如果将飞行员的对话和飞行数据保存在抗坠毁和防火装置中,一旦飞机失事,这些数据可以提供调查线索。(李雯)

分享到:
(责编:闫嘉琪、袁勃)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