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纳尔逊·曼德拉 |
![]() |
在宣布中南非建交的新闻发布会后,曼德拉欣然应允与本报记者温宪合影。 |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采访一个智库活动后,我在归途中的地铁列车上看到了曼德拉辞世的消息,心头猛地一震,脑海中顿时浮现出曼德拉的形象:炯炯有神而平和的眼神、充满慈爱的笑靥、抑扬顿挫的声音……
从1991年到1997年,我作为人民日报驻外记者,得以有幸多次走近曼德拉。每当我握住他那双温润厚实的大手时,总能感受到曼德拉身上那极具感染力的高尚精神和人格魅力。
铁窗生涯升华大爱情怀
曼德拉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对罪恶的种族隔离制度勇敢反抗,更在于他致力于种族和解的博大胸怀。漫长的铁窗生涯成就了曼德拉的彻悟,滔滔的大西洋海浪冲刷了他心中的仇恨,升华出博爱的光辉。直面曼德拉的眼神,我已看不到仇恨,而是充满友善的平和与深邃的思考。
在曼德拉27年的铁窗生涯中,近19年被囚于大西洋中面积仅为574公顷的罗本岛监狱中。
1996年2月,经过南非政府特批,我作为第一位来自中国的新闻记者踏访了当时仍为监狱的罗本岛。在B区5号牢房木门上方,插着一块写有“纳尔逊·曼德拉/466/64”的白色卡片,标明曼德拉是1964年关入罗本岛监狱的第466名犯人。牢房面积仅有4平方米左右,高墙的右上方开着一孔小窗。在这个极为狭小的牢房内,身高1.83米的曼德拉只需迈三步便能从牢房的一端走到另一端。身陷囹圄的曼德拉常常透过小窗,思索人生、思索社会、思索世界。
走出牢房后,曼德拉告诉人们,“正是在那漫长而孤独的岁月里,我对本民族人民自由的渴望变成了对各民族人民、白人和黑人自由的渴望……剥夺他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囚禁他的是偏见和狭隘……被压迫者和压迫者同样被剥夺了人性。”
1996年3月1日,当我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总统官邸内向曼德拉当面提及不久前在罗本岛的采访感受时,曼德拉握住我的手,笑吟吟地静听着我的陈述,双眼中仍是充溢着平和与深邃。
睿智幽默凸显政治家风范
曼德拉的伟大在于充满人情味的平凡。曼德拉喜欢孩子。与孩子们在一起时,他的脸上总是一片灿烂。1991年10月15日晚,参加第二十八届英联邦首脑会议的各国首脑齐集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市中心的喜来登大酒店。忽然,人们的目光一齐投向门口,原来刚刚出狱不久的曼德拉也来到了这里。峥嵘岁月已使他头发花白,满脸褶皱,但他的腰板仍然挺得笔直。他一边迈着稳健的脚步,一边与蜂拥而上的人们握手致意。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曼德拉,但曼德拉在与我握手寒暄时,却像老朋友一样笑着说,“噢,我们好像已经见过面了。”那一年的12月20日上午,南非历史上近400年来首次黑人与白人开始坐在一起进行制宪谈判。曼德拉到场后,突然穿过人群,疾步向南非白人民主党代表团席位奔去,与一位身材矮小的白人女士亲切握手拥抱。她就是此前25年间在南非议会唯一公开反对实行种族隔离制度、不断疾呼释放曼德拉的白人议员——曼德拉有情有义!
曼德拉思维敏捷,很有幽默感,常常能游刃有余地化解复杂局面。1991年10月17日,曼德拉在哈拉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位白人记者向曼德拉发问,南非局势那么乱,黑人参政到底有没有希望?曼德拉不紧不慢地答道:“小伙子,我的年龄比你大得多,但我比你乐观得多,你为何如此悲观呢?”妙语一句,全场哄然大笑,那位白人小伙子也不好意思地搔着头皮,红着脸笑了。
新南非诞生前,日理万机的曼德拉身体常常出现不适。1993年2月19日,曼德拉未能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国际反种族隔离声援大会”上发言,他的身体状况成为人们议论纷纷的话题。第二天会议进行当中,会场门口处突然一片骚动,身着一件有着非洲地图图案上衣的曼德拉出现在门口,全场顿时沸腾。作为会议特别代表的世界拳击冠军里迪克·鲍激动地同曼德拉握手,并向年轻时也曾是拳击手的曼德拉赠送一双红色拳套和一件黑色披袍。曼德拉当即戴上拳套,说了声“来吧,看看谁是世界冠军!”随后,便向面前的世界拳王摆开准备出击的架势,全场大笑。里迪克·鲍对着话筒大声说,“在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中,你是真正的世界冠军!”
曼德拉的伟大还在于他急流勇退的睿智。有着从囚徒到总统传奇经历的曼德拉在完成总统任期后,本可以连任,但他却毅然选择走下权位。1997年12月20日,在南非非国大第五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目睹了曼德拉郑重地将象征最高权力的一根乌木手杖交给新当选的非国大主席姆贝基。曼德拉以一名非国大普通成员的身份发表讲话,明确称呼姆贝基“我的主席”。他说,“我期待着这样的时光,在晨光中醒来,在我的家乡古努村山间谷地中平静地徜徉。我还期望着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戈文·姆贝基和西苏鲁一起讨论我们在罗本岛监狱坐牢的20多年间没来得及讨论的问题。”
远见卓识促成中南建交
曼德拉的远见卓识为中国与南非关系发展留下了不朽的功绩。由于历史原因,新南非建立后并未立即与中国正式建交。1995年11月18日上午,在约翰内斯堡官邸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曼德拉在回答我的提问时表示,“我们这里有着很特殊的情况,我必须根据南非人民的利益行事。但是,我很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我准备就此进行谈判。”1996年3月1日,曼德拉又当面告诉我,南非已经派出一个代表团前往北京,以考察同中国建交事宜。
1996年11月27日,我与南非新闻界信息预报网联通的BP机上突然收到一条消息:“曼德拉总统将于27日下午4时在约翰内斯堡官邸就南非外交关系中的重大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我闻讯后立即赶到新闻发布会现场。
当日下午4时20分,身着深色花衬衣的曼德拉在南非外长恩佐、副外长帕哈德和总统办公室主任等人陪同下来到官邸前院大草坪。当时的曼德拉步态已经不再矫健,头发已经全白,罗本岛监狱岁月留下的膝盖伤痛令他的背部难以挺直,但他的脸上仍然绽放着笑容。
与在场记者打过招呼后,曼德拉坐在草坪上的一张圈椅上,戴上眼镜,开始以极为庄重的口吻宣读南非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声明。这个惊人的消息,让现场记者一片愕然。紧接着,提问迭起,其中不乏责难。曼德拉不慌不忙地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人口最多,中国的经济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除少数小国外,中国几乎被世界上所有国家承认。我们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建交国中最大的国家。对此,我们深表遗憾……”
作为现场唯一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闻记者,能够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我的激动与兴奋难以言表。新闻发布会一结束,曼德拉欣然应允与我合影留念。他一面与我握手,一面笑着说:“喔,升格了!”
伟人仙逝,留下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也留给人类社会一个充满启迪的宝藏。曼德拉,英名永存!
《 人民日报 》( 2013年12月08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