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阳光洒满“爱心门诊”

本报记者  韩晓明

2013年12月04日03:42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凛冽寒风中,本报记者来到了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在门诊大楼转了一大圈,也没找到有关“艾滋病诊室”之类的标牌,最后在信息台服务人员的引领下,才在一个僻静处找到了诊治艾滋病患者的地方。这个地方和其他就诊区域唯一的不同就是标牌:标牌不是扎眼的“艾滋病诊室”,而是让人倍感温馨的“爱心门诊”。那4个红色大字所洋溢的暖意,如冬日的阳光暖人心房。

  这里是一个安静、明亮的私密空间。药房、检验室、输液室、治疗室、心理健康室一应俱全,病人到这里检查、复查、取药,不必走出门诊,完全享受“一站式”服务。诊室内,闫慧颖医生、魏育红护士正在整理病历。由于跟踪随访的病人情况需要及时掌握,头绪很多,暂时无法停下手中的工作,她们便在忙碌的间隙和记者聊起来。

  闫慧颖医生已经和艾滋病患者打了10年交道,2003年还参加过非典治疗。“也许是因为我开朗的性格,加上我的专业知识,所以我并不感到和传染病接触很危险。”她说,“家人虽然很理解,但也会担心,特别是在非典肆虐的时候。最后看到我平安无事,他们也就放心了。”“我们和艾滋病人接触得多、沟通得多,自然就成了他们的‘知心人’,许多病人瞒着亲戚朋友,只和我们吐露心声。”

  闫慧颖给记者讲了一个她负责的艾滋病患者的故事。一个外地青年来北京打工,染上了艾滋病,心理压力很大,感觉被社会抛弃了。他每次站在24层家中的窗口,总是头晕目眩,几次起过轻生的念头。他瞒着家里人,甚至他80岁的老奶奶听说他状态不好,坐长途汽车来北京看他,他也一直不敢开口。后来,他来到“爱心门诊”。刚一进门,护士就微笑着递上了印有医护人员联系方式的就诊卡片,紧接着看病、查体、化验,有序进行。输液时,医生护士不时询问感觉如何,有没有不适反应;输完液,护士将牛奶、面包送到他面前,嘱咐他补充营养。初诊时,医生会和他交流一个小时;第一次取药时,还会叮嘱近一个小时。随时预约复查,定期电话联络,闫慧颖成了他的“私人医生”。他备受感动,重新拾回信心与勇气,积极配合治疗。目前,他的身体状况大有好转。最近一家电视台想约他讲述他的心路历程,他欣然答应,“是医生、家人给了我重生,我要回报社会,把我的故事讲出去。希望我的故事可以帮到别人”。

  一旁的魏育红护士言语不多,也一直没有休息。病人的病历和化验报告厚厚一沓,她一丝不苟地整理着,在一个本子上做着记录,字迹密密麻麻。诊室的电话不时响起,“您好,这里是爱心门诊……” 魏育红接起电话。对方刚报名字,她就立刻回忆起了这位病人的情况。“您要记得来取药。”“记得做检查……”她一一叮嘱着。

  类似的场景、类似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爱心门诊”里上演。“我院今年将原来的一间‘爱心诊室’扩大为‘爱心门诊’,选拔的医务人员都是最优秀的,他们细心周到,业务能力强,”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赵敏说,“就是要让‘爱心门诊’充满爱心,给艾滋病人一个温馨的家园,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积极治疗,乐观面对生活。”


  《 人民日报 》( 2013年12月04日 22 版)
分享到:
(责编:袁勃)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