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穿梭外交谋突破
背景阅读: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近日访问柬埔寨、老挝,上任不到一年就访问了东盟10国,成为首位在任内出访所有东盟国家的日本首相。访问期间,安倍一方面大打“经济牌”,以提供经济援助为诱饵,为日本企业进军东盟铺路,以实现日本经济复苏;另一方面大打“安保牌”,兜售所谓“积极和平主义”,与东盟国家加强海洋安保合作,以求在这一地区发挥更大军事作用。【详细】
1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其官邸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进行首脑会谈,并发表了联合声明。双方确认将负责任地管理武器和可能转用于军事用途的产品出口,并维持对中国的武器禁运。联合声明还表示要尽快签署经济合作协定,并就互联网和太空安全合作开展对话达成一致。【详细】
专家解读:
日本方面针对目前的海洋争端困境,短时间内展开了多轮穿梭外交。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11月16日至17日访问了柬埔寨、老挝两国。值得注意的是,安倍上任不到一年,已经遍访东盟十国。19日,安倍晋三在其官邸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进行首脑会谈,双方确认将“负责任地”管理武器和可能转用于军事用途的产品出口,并维持对中国的武器禁运。
然而,日方此举不能被简单理解为助其在海洋争端上减压,这是其整体权衡外交战略布局后的谋求突破之举。日本一方面通过其穿梭外交屡砸金弹,妄图以此收买二战受害方,如欧洲、东盟国家等理解并支持其修改和平宪法之举;另一方面,着意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调整,急美之所急,做美国之所不能做,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布设的同盟网络助力加码,并希冀以此换来美国对日本“正常国家”之路的进一步松绑。
俄逐鹿北极表立场
背景阅读:
俄罗斯仍在继续积极推进近年开始的北极军事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俄罗斯国防部说,空军的米-8和米-26直升机这些天正在向新西伯利亚群岛上正在重建的捷姆普机场运送专家、食品、技术设备及各种专业器材。据俄罗斯《独立报》10月17日报道,新地岛罗加乔沃机场跑道的现代化改造工程已完成。未来几年俄军方还有可能重建世界上最北端的冰上机场,该机场位于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的格雷厄姆·贝尔岛。【详细】
日前,俄罗斯开始建造世界上功率最大的破冰船。俄罗斯之声网站报道称,该船将成为能够在深水的北方海道和靠边近北极岸边浅水处工作的万能破冰船。目前,俄罗斯有六艘核破冰船。最近十年内将增加三艘独特的新一代破冰船。俄罗斯最大造船公司之一,波罗的海造船公司于11月5日开始建造其中的一艘能在深水的北方海道和浅水的北极沿岸使用的两用破冰船。【详细】
专家解读:
近期,一架俄军安-72轻型运输机顺利在北极附近的机场着陆,结束了北极区域近30年没有飞机起降的历史。同时,俄方还开始了世界最大功率破冰船的建造。这些都将成为俄罗斯重新开始在北极军事存在的里程碑事件。俄罗斯方面选择近期重启北极系列计划,试图起到一箭三雕之功效:
其一,重振俄罗斯民族复兴的国土雄心。对于北极地区的主权宣示,沙俄时期就已开始。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已两度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关于北极地区的大陆架划界案。俄方目前在北极地区的一系列军事举动正是为了配合其在法理上的主权、管辖权之声索。
其二,获取北冰洋海域的多种资源。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油气资源的出口,随着陆地能源的日益枯竭,北极海底丰富的油气资源便成了俄方关注的焦点。另外,北极海冰未来融化后的航道资源以及北冰洋海底丰富的各类矿产资源也被俄罗斯视作重要潜在战略资源。
其三,谋求地缘政治新的着力点。俄罗斯自立国以来,一直以经略出海口作为其地缘战略的着力点。然而纵观目前形势,西方集团一手操纵的北约东扩意在封堵俄方西北出海口,“颜色革命”重在控制俄方西南出海口,“重返亚太”则在某种程度上对俄罗斯在太平洋方向得海上活动造成影响。为了谋求全新的着力点,俄方目前便采取“先期介入”策略,抢先在北极海域打下楔子。(本文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海疆问题专家王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