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最高法院日前作出判决,近半数因“每月巨额津贴案”被定罪的人员必须立即入狱服刑,并于11月15日向去年已被定罪的涉及政界、银行界、商界要职的共25人中的12人下达逮捕令,包括前巴西总统府办公厅主任迪尔塞乌、前巴西劳工党主席热诺伊诺在内的因“每月巨额津贴”腐败丑闻被定罪的巴西前高官。
目前除拥有意大利、巴西双重国籍的前巴西银行市场部负责人恩里克潜逃至意大利外,其他11人均已于16日被带至巴西利亚相关监狱服刑。巴西最高法院判处恩里克12年零7个月监禁。
迪尔塞乌是首批向警方自首的人之一,他被判10年零10个月徒刑。巴西前总统卢拉本人没有受到这一腐败丑闻的牵连。
“每月巨额津贴”是指从巴西公共资金中拨给各政党的津贴,国会议员得到这些津贴,便会在重要议题上投票支持政府。这成为巴西近年来涉及政府高层人员最多的重大腐败丑闻。这一腐败丑闻由巴西众议院一位前议员杰佛逊于200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揭露。此后,法院调查显示,卢拉政府内部被指控的38名被告中,有25名被指控犯贪污、洗钱、滥用公共资金等罪,大部分人受到了严厉判决,并处以大笔罚款。
但自2005年丑闻被揭露,直到2012年底相关人员才被判刑,时至今日才正式对他们下达逮捕令。巴西政府司法审判耗时之长,让民众颇为不满。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毕竟是巴西反腐败走出的重要一步。
有评论指出,虽然巴西总统罗塞夫曾经担任过卢拉的办公厅主任,但这对罗塞夫明年寻求连任并不会造成影响。此外罗塞夫自当选总统以来,重拳反腐,巴西多名部级高官落马。而今年6月份巴西爆发百万人示威游行,谴责包括政府腐败、监管不力、滥用资金等问题时,罗塞夫也积极应对,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6月底,巴西国会更是闪电投票否决一项引起最大民愤的宪法修订案。这项修订案如获通过,将削弱联邦检察官就刑事犯罪展开调查的权力,还可能为更多贪腐铺路。对这一修订案的否决进一步彰显了巴西政府反腐的决心。
此外,为进一步惩治腐败,巴西政府还向腐败的源头下手。今年8月份,巴西政府颁布了反商业贿赂法,这项议案由罗塞夫政府向国会递交,意在打击向国外公职人员行贿的巴西企业,及向巴西公职人员行贿的所有企业。该法案规定,上述行贿严重违法,且首次规定相关公司将对其员工行贿承担责任。该法案将于明年2月初生效。有评论称,巴西政府反腐开始动真格,反腐成效初显,但进一步效果如何,还要看政府部门的执法力度。
(本报里约热内卢11月19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20日 2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