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15日电 (黄瑾)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荷兰首相马克·吕特今日起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这是吕特自2010年出任首相以来的首次对华访问。在吕特抵达中国前, 人民网对其进行了书面采访。吕特表示,中荷在经贸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荷中企业在合作中培养了良好的默契。以下为人民网采访节录:
人民网:中国目前是荷兰在欧盟外第二大投资来源国和荷兰在欧盟外最大贸易伙伴。可以说,两国在经贸领域合作成果颇丰。请问您认为两国在经贸领域成功合作的奥秘何在?您如何看待未来两国经贸合作前景?
吕特:我们的贸易和投资关系非常好,事实的确如此。双边贸易额从1992年的刚刚超过10亿欧元增长至2012年的400亿欧元。荷中企业在合作中培养了良好的默契,而双方政府也为刺激我们的经济关系做出了许多努力。两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存在很多机会。例如目前荷兰和中国都有把经济增长变得更为绿色,更加可持续的强烈愿望。经济发展的质量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荷兰企业和机构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和城市规划等方面拥有创新解决方案,两国在这些领域已开展了大量合作。在水资源管理、物流、农业和高科技产业等其他领域,我们两国的经济合作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人民网:前段时间中欧之间光伏产品的纠纷与和解引起了广泛关注,12月欧盟委员会将对此做出终裁。请问荷兰在此问题上持何态度?荷方如何看待中国光伏产品对荷兰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中欧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贸易往来的加强必然会带来一些摩擦,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让中国频频受伤。荷兰作为欧盟重要的成员国,请问您认为中欧应如何减少贸易摩擦、增进互相了解、实现合作共赢?
吕特:在欧盟内部,每当涉及到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问题时,欧盟委员会发挥主导作用。在国际贸易争端中,欧盟委员会会遵照欧盟法律和世贸组织的条例,按照程序进行处理。当然,到目前为止解决贸易争端的最佳方式是争议双方共同协商找到解决方案,以避免可能限制贸易的措施。因此,我很高兴欧洲委员会和中国就光伏问题的谈判取得了圆满成果,我相信它会在十二月初在欧盟通过。
对于欧盟和中国来说,日益增长的经济合作是财富、工作和创新的主要来源。在平等,互惠和履行世贸组织相关义务的条件下,荷兰大力倡导自由贸易和投资。如果我们能给我们的企业创造有利的市场准入条件、公平竞争的环境以及充分的知识产权保护,我相信中国和欧盟的经济都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