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独家稿库

  

谁来拯救“地球之肺”(环球走笔)

王海林

2013年09月11日08:15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一场大规模的石油开采即将降临“地球之肺”——亚马孙雨林。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不久前表示,不再说服发达国家以资助换取对雨林的开采,将向国会提请启动开发工程。

  7年前,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在靠近秘鲁边界的亚苏尼国家公园发现了储量将近10亿桶的新油田,这相当于厄全国储量的1/5,价值至少在70亿到100亿美元之间。

  但是,这个聚宝盆的所在地十分敏感,恰好紧邻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环境学家们担心,一旦大规模开采,将使这座神奇的自然宝库面临灭顶之灾。

  为了对这一地区进行保护,2010年厄政府同联合国签署了一项约36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协议。通过信托管理基金的模式,由一些发达国家向厄瓜多尔提供经济援助,厄政府将承诺不开采该地区的石油,并将这一款项用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投资教育和医疗。协议还规定,若厄政府违反协议开采该地区石油,必须连本带息向提供资金的国家进行赔偿。该协议将持续10年。如果到2011年12月,信托基金资金还不到1亿美元,厄政府有权决定是否对这一油田进行开采。但到目前为止,厄瓜多尔一共仅收到1300万美元,这意味着用金钱援助换取石油开采的计划宣告失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负责的信托基金也将把已收到的私人或国家捐款一一退回。

  厄瓜多尔的现象并非个例,当前整个亚马孙热带雨林状况都不乐观。近年来,无节制砍伐、农业开发、矿产和石油开采、水坝建设、非法侵占土地等活动进一步加剧,雨林地区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有专家分析认为,厄境内大规模的石油开采将对世界范围内的雨林保护产生“毁灭性打击”。为此,阿根廷绿色和平组织森林行动协调员埃尔南·加迪尼呼吁,尽快达成一个全球性的协议,以保护全球森林。

  要环境保护,还是要经济发展?这是一个两难选择。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厄瓜多尔的贫困人口占30%左右。石油是该国重要的财政来源,是政府实施脱贫计划的经济支柱。厄能源部门大约1/3的收入和60%的出口依赖石油,而原油大部分又产于亚马孙盆地。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国际机制保护“地球之肺”?发达国家应当怎样切实地承担起责任?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破坏?这些问题值得深思,更需要现实行动。

  保护人类生态环境不能仅仅依靠一个国家或地区,更是全世界都应当共同承担的责任。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11日 21 版)

分享到:
(责编:杨牧、邓志慧)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