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与帕绍市政厅墙上的水位线合影留念。 |
扫描二维码 |
靠近奥地利边境的德国城市帕绍是座历史名城,交通便利、旅游业发达,但因其位于多瑙河、因河及伊尔茨河三河交汇处而频遭水灾。两个多月前,一场500年未遇的洪灾侵袭帕绍,数万居民遭遇断水断电,13米的洪水位达历史新高。当问及抗洪防灾经验时,帕绍旅游局总经理皮亚·奥利希施拉格的回答出乎本报记者意料。她说,“我们的理念不是避免洪灾发生,而是如何同洪水和谐相处。”
“同洪水相处?”带着这个疑问,本报记者日前来到帕绍。帕绍的老城处在一个宽不过300米的舌形半岛上。沿着老城街道行走,本报记者发现地势从河堤往城中心迅速拔高,建筑物多坐落在斜坡上。低洼处的房屋大都有特别设计,有的窗户外加做了密封层,有的门框上浇筑了凹槽,以便洪水来时插入不锈钢板防洪,还有的房子底层只设车库。生活起居则在二层。帕绍市帕鲁斯博根饭店的抗洪措施更加彻底:一层仅有楼梯,二层有3间客房,三层才是前台和餐厅,同时这一层另开一门,以便从街道另一侧出入。饭店经理马丁·弗尔布尼亚克表示,他们在洪水退去后5天就重新开业了,“现在生意好得很,房间全部爆满。几乎看不到洪水的影响。”
奥利希施拉格说,人类在此居住之前,3条河流就已存在,正因为人类对河道的侵占才导致洪灾频发。帕绍人认为,不能让河流适应人类,只能是人类适应河流。“洪水来了,我们就家家拦起防洪墙;洪水退了,我们再重建。损失和重建费用都是可控的。”他指出,另一条治水途径就是扩大洪泛区。帕绍地域狭窄,只能在3条河流的上游、特别是因河上游寻找合适地点,这需要上游国家奥地利和瑞士的配合。目前德奥瑞三国已达成共识,即将就治理问题展开合作。
在接近旧城“舌尖”的区域,本报记者看到大批房屋尚待修缮。奥利希施拉格说,市政府此次很慷慨,只要是新购家具和翻修房屋,居民提供发票即可报销。一些居民没有得到补助款,主要是未填写申报表格,或者没能提供发票。
虽然这次洪水给帕绍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奥利希施拉格表示,巴伐利亚州政府的洪水预警机制帮了大忙。针对每天不同时段不同河流的水位,预警机制会提出相应处置办法,并用手机短信或警报等方式通知居民。但帕绍市政府认为,预警机制此次作用发挥有限,未能预测到高达13米的洪水位,因此该市只做了9米高水位的预防措施;州政府则称警报早就发出,只是未得到应有重视。奥利希施拉格强调,此次洪水给各级政府都敲了警钟,相信预警机制今后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本报柏林9月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06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