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源远流长的友谊 跨越时空的伙伴

欧阳焱

2013年07月25日13:47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亚美尼亚是一个遥远而略显陌生的国度。稍有了解的人会知道,亚美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国家,孕育了米高扬兄弟、哈恰良、巴格拉米亚等享誉世界的杰出人物。珍贵的基督教手稿、古老的杜杜克笛、美丽的黑耀岩、香醇的白兰地、高超的国际象棋水准,构成了亚美尼亚独特的文化符号。

细察中国和亚美尼亚交往的历史,人们会发现,这两个相距遥远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中,演绎着一场虽不轰轰烈烈却绵延不断的文明对话。

几乎每一个亚美尼亚人都能娓娓道出一段美丽的故事。1800年前,三国名将马超的后裔马抗,远涉千山万水来到亚美尼亚,不仅被善良的亚美尼亚人民收留,还获赐姓氏马米科尼扬。这个伟大的家族带领当地百姓奋起反抗外族压迫,成为亚美尼亚人心中不朽的英雄。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市中心,至今矗立着马米科尼扬英勇战斗的雕塑,众多“马米科尼扬”们坚信自己的祖先确实来自东方那个神秘的文明古国。

近两千年来,古丝绸之路的商旅,维持着中国和亚美尼亚的经济往来的精神联系。据亚美尼亚科学院学者考证,中、亚之间第一份商务合同可追溯至公元2世纪。自13世纪后,勤劳智慧的亚美尼亚移民先后在广州、哈尔滨等地建立起不少社区、教堂和商行。他们与当地中国人融洽相处,以至一些耶稣传教士来华时都愿意装扮成亚美尼亚商人的模样。除经商外,许多来到中国的亚裔移民从事工匠、医生、建筑师等职业,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60多年前那场反法西斯战争中,6000多名亚美尼亚官兵作为苏联红军的一部分,在中国东北战场上浴血奋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付出了鲜血与生命。

中国和亚美尼亚人民友好的涓涓细流跨越历史的沧桑,在两个民族的心中不断流淌,历久弥新。时至今日,亚美尼亚人仍将来自异域的高品质商品成为“秦纳什哈里克”,意思是从“秦纳”(中国)来的商品。中国人走在亚美尼亚的街道上,会常常遇到陌生路人充满友善的笑容,有时还伴着已经不太生硬的“你好”,让人感到扑面而来的友好情谊。

正是以这种世代友好的深厚情谊为基础,中国与亚美尼亚超越了时空距离、国家大小和国情差异的藩篱,始终都是真诚的朋友和伙伴。两国正式建交21年来,无论各自国内、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中亚关系始终保持着稳步向前的发展势头。双方建立了高水平的政治互信,在涉及两国重大利益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真诚沟通和协作。双方积极推动经贸、人文等领域务实合作。山西-纳伊利特橡胶厂、拉兹丹热电厂等成为两国大项目合作的典范。双方坚持互办“文化日”等大型文化活动、互派留学生,合办孔子学院,促进了两国文化的相互借鉴与交融。“中亚友谊”不仅印在中国人民向亚美尼亚人民援助的公交车上,更深深印刻在两国民众的心里。

我们相信,厚植于两国人民友谊之中的中亚友好合作关系,定能从双方真诚互利的交流与合作中不断汲取营养,在新的历史时期茁壮成长,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分享到:
(责编:贾文婷、邓志慧)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