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向埃及贫困儿童伸出援手(第一现场)

本报驻埃及记者 刘水明 张梦旭 刘 睿

2013年07月19日04:48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图为埃及贫困儿童收到中国朋友的礼物,非常高兴。

  本报记者 刘 睿摄

  7月16日傍晚,一轮弯月高悬天空,发出淡雅、柔和的光芒。今年,埃及的斋月颇不平静,对立两派的激烈争斗使开罗社会生活秩序大乱,担忧国家命运的人们终日愁容满面。然而,16日晚位于金字塔脚下伊本·白图泰街的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却传出欢声笑语,50名埃及孩子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笑容。

  这些孩子是应中国驻埃及使馆文化处参赞陈冬云的邀请,前来参加“斋月献爱心”活动的。他们参观温馨的“中国文化小屋”,品尝开斋饭,欣赏富含中国元素的美国大片《功夫熊猫》,领取中国朋友赠送的漂亮实用的开学礼物——书包、彩笔和铅笔盒。他们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又难忘的斋月夜晚。

  在“中国文化小屋”里,中国著名景点、小手工艺品、京剧、武术、四大发明——一个个中国文化元素被做成了图片或者模型,展示在孩子们面前。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近中国文化,孩子们啧啧称奇。

  孩子们看电影《功夫熊猫》非常投入,影片中笨拙的熊猫阿宝立志成为武林高手的故事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片中随处可见的中国文化元素也拉近了孩子们与中国的心理距离。陈冬云告诉记者,去年的“斋月献爱心”活动放映的就是《功夫熊猫》,好评如潮,今年活动的埃及合作方依然要求放映这部片子。

  今年12岁的易卜拉欣眨着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见到本报记者时显得有些腼腆。他说,他来自一个单亲家庭,和母亲一起住在吉萨省郊区,现在正在阿齐兹·米斯里小学读五年级。“图片里的中国很美丽,将来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看。”易卜拉欣拿着刚刚获得的新书包和新文具,十分开心,把新书包高高举起,得意地让本报记者拍照。

  共同参与组织本次“斋月献爱心”活动的埃及公益机构“明日女孩”负责人宰娜卜说,目前埃及局势处于动荡之中,而此时中国政府向埃及困难家庭儿童伸出了援手,让孩子们今年的斋月变得与众不同。斋月是穆斯林心中一年中最神圣的月份,中国朋友们的帮助不仅将对这些孩子眼下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会激励他们将来为埃中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做出贡献。

  陈冬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已经是第四次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斋月献爱心”活动了。在斋月里,有钱的穆斯林需要关心和帮助穷人,这样的人文关怀在中国文化里也存在。本着贴近民众、拉近感情和弘扬中国文化的宗旨,中心今年继续举办了这项活动,希望它不仅给埃及孩子带来更多快乐,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本报开罗7月18日电)

扫描二维码  体验更丰富

 

分享到:
(责编:潘旭海)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