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警惕资本流动变化之虞(经济透视)

尹中立

2013年07月05日08:58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盘点2013年上半年的全球金融市场,最具有标志意义的现象有两个:一是黄金价格急跌,结束了长达12年的牛市;二是美国股市创历史新高,半年涨幅达13%左右,创15年来最佳半年收益。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则步入调整,与美国股市形成强烈反差。

  其实,上述两个现象背后的逻辑是一致的:美国经济复苏在望,美联储货币政策即将进入收缩周期,全球资本流向正发生转折性变化,由之前从发达国家流向新兴市场国家逐渐改变为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向美国。全球资本流向的重大变化,不仅对投资者影响巨大,对宏观经济决策同样影响巨大。

  理解当下发生的现象,有必要回望一下历史。2001年至2012年间,金砖国家不仅经济增长领先于全球各国,股市的表现同样十分抢眼,最大涨幅都在3倍至6倍左右。房地产市场同样如火如荼,金砖国家中心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平均涨幅都在2倍至5倍。截至去年底,按照绝对价格计算,金砖国家房价最高的城市不是北京、上海,而是印度的孟买,高端住宅价格达到5万美元/平方米。这说明,高房价的背后,不仅仅是城市化、工业化等因素,更关键的动力,则是国际资本不断流向金砖国家。

  10年前,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之所以提出金砖国家的概念,其逻辑起点应该是美国的货币政策进入扩张期,即“美元进入熊市”。从历史上看,只要美元进入熊市,国际资本必然会重新配置,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资本所到之处一片繁荣。上世纪80年代的美元下跌周期中,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可谓一例。

  对于股市或商品期货投资者而言,结果比开始更重要。1996年,美元进入上升周期,随之而来的是亚洲金融危机:曾经繁华的亚太股市与楼市进入熊市,有些市场的最大跌幅超过70%。当前美元走势及其基本面与1996年相当类似,金砖国家需要警惕当年亚洲“四小龙”的教训。

  历史经验表明,全球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与美国货币政策周期的变化关系密切,这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决定的。美元充当国际货币,但同时又是美国的主权货币,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整,完全根据其国内经济的运行状况而行,但一定会对其他国家造成巨大影响,这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缺陷。

  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确立之前,新兴市场国家需要防范美国货币政策调整所带来的风险。最关键的是,要把自身的潜在风险一一排除。中国经济经过10余年的扩张后,政府和企业部门累积了一定的债务风险,尤其是企业负债增长迅速。高负债与产能过剩叠加,就意味着金融风险。中国政府对此已有警惕,今年初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是为化解全球资本流向改变所带来的风险之举。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05日 22 版)

分享到:
(责编:郑青亭、刘洁妍)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