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胶片盒子里的大使”(环球走笔)

何苏六

2013年06月27日08:19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今年法国春季戛纳电视节上,中国代表团积极向海外推介《舌尖上的中国》《茶》《京剧》等纪录片,引起国际媒体广泛关注。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形象,纪录片功不可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纪录影片因形象生动、真实记录社会现实生活,成为中国与西方之间增进了解的独特路径,被誉为“胶片盒子里的大使”。

  纪录片大师、“飞翔的荷兰人”尤里斯·伊文思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来中国拍摄《四万万人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数次应邀来华,拍摄了中国题材纪录片《早春》和《愚公移山》。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还来中国拍摄了其最后一部纪录片《风的故事》。数十年时间里,伊文思以影像形式展现不同时期的中国社会,向世界介绍中国。

  美国探索频道2006年推出的系列纪录片《列国图志》,其开篇之作即是《中国》,它表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真实生存境况,展现了人们为实现梦想的种种努力和不懈追求。这部片子讲究画面的典型性、冲击力,强调叙事的故事性、观赏性。

  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载体,纪录片在国际上一直受到青睐。近年来,中国导演拍摄的纪录片不断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纪录片国际发行篇目有限,且大多集中于中华文化圈。以专门从事电视作品海外发行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为例,其2012年海外销售额仅有225万美元。

  中国纪录片要走向世界,国际合作是一条有效途径。采取国际流行的预售制合作生产的五集人文纪录片《西藏一年》,2008年在西方40多个国家主要电视台播出,仅英国广播公司就播出了4次,英国《卫报》评价这部纪录片“以罕见的深度、惊心动魄的力量,公正展示当今世界最偏远的人们的真实生活”。

  其实,拍摄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人文观念、题材选择和叙事技巧等都是关键性因素。它需要平和的心态、平视的眼光、平实的语言。“用事实说话”的纪录片,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找到国际化的共通语言。


  《 人民日报 》( 2013年06月27日 21 版)

分享到:
(责编:郑青亭、邓志慧)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