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完全关闭核电站后,仍要从周边国家进口核电

德国弃核,无关安全

本报驻德国记者 管克江 黄发红

2013年06月19日04: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上图:米尔海姆—凯利希核电站基本已经停止运行的控制中心。

小图:用于向球形反应堆内部输送材料的通道空空荡荡。

本报记者 黄发红摄

 

核心阅读

10余年来,德国政府的核能政策有所反复,一时提出大力发展核能发电,一时又要弃核。究其原因,这一方面与德国向可再生能源社会转型的尝试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执政党和反对党选举政治博弈的结果。本报记者走访了仅运行13个月就面临拆除的米尔海姆—凯利希核电站,以期管中窥豹,了解当下德国政府做出弃核决策背后的原因

 

米尔海姆—凯利希核电站位于德国莱法州的科布伦茨附近,毗邻莱茵河。当本报记者来到这里时,核电站正处于有序拆除中,圆球形的核反应堆和高耸的冷却塔依然矗立,整座核电站只剩下一个空壳。“以后这里将是一片绿地,”核电站项目经理库尔特·泽斯特亨不无惋惜地告诉记者。

核电站运行13个月即拆除,完全是政治决策

米尔海姆—凯利希核电站隶属于德国RWE电力公司,于1975年开工建设。为了避开地质断裂层,核电站在修建过程中偏移了原址,遭到民众抗议。1986年核电站投入使用13个月后,法院判定其选址计划变更违反审批程序,勒令核电站终止运行。之后,有关机构曾重新为该核电站申请运行许可,但均未获得通过。

米尔海姆—凯利希核电站被拆除的真正原因一直饱受猜疑。泽斯特亨肯定地告诉记者,“核电站采用的技术完全符合现代标准,拆除核电站完全是政治决策,并非受到安全因素左右。” 

经过登记,记者跟随泽斯特亨进入正在拆除中的核电站内参观。穿过一个圆形通道,即进入了圆球形核反应堆内部,正中央的一个平台下面便是核反应堆芯的位置。平台上原先有很多电线、管道和机械,现在已被完全拆除。墙壁上的一些连接切口被用胶带封上,防止墙壁内部受到辐射污染。“核反应控制区的拆除有严格的审批规定。每一个部件的拆除,都要通过审批。”负责该核电站的德国莱茵集团核能技术专家托尔斯滕·普法尔茨告诉记者。

泽斯特亨介绍,这座核电站主体分为彼此完全隔离的两部分,一部分是核反应控制区,另一部分是发电机组。由于发电机组部分不接触放射性物质,拆除时不用作特别处理。核控制区域的拆除垃圾将达到30万吨。经过清洗处理,最后需要存放在处理库里的少于3000吨。“核电站的拆除过程表明,经过严格审批和操作步骤,核技术是安全可控的。”泽斯特亨说。

投资成本收不回,电力公司承受很大负担

“退出核能发电的决策给电力公司带来很大负担,但电力公司只有接受,没有任何商量余地。”泽斯特亨对记者说,“原来对核电站的投资还未收回成本,政府要求拆除却不提供任何资助,相关经费完全由企业承担。”

据悉,德国3家拥有核电站的电力公司2011年营业额均大幅下降,其中两家亏损均达10亿欧元左右,其股价纷纷下跌。目前,RWE电力公司正根据新的政策环境,寻求开发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

米尔海姆—凯利希核电站所遇到的困境凸显了德国核能政策反复所造成的混乱局面。2002年,施罗德政府同四大电力公司达成协议,决定到2022年关闭所有核电站。但2010年10月,默克尔政府否决了这一协议,计划将核电站的使用寿命延长到2036年。其理由是,德国完全关闭核电站后,仍要从周边国家进口核电,这种做法非常“荒谬”。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执政的联盟党内部拥核者众多。

然而,半年后,日本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德国反对党特别是绿党的支持率大幅上升。在此背景下,为防止核能政策成为2013年大选的“绊脚石”,默克尔出人意料地改弦更张,重新宣布到2022年“弃核”,并表示将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德国能源生产供应中的比例。

德国变脸,给欧洲能源政策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德国在核能政策上的突然变脸,带来了很多难以预料的挑战。首先,联盟党最初反对弃核,原因是民众担心电价上涨、伤及自身利益,如今“始乱终弃”,虽然迎合了当时民众“恐核”心态,却没有充分考虑他们对政策突变的承受能力,包括电价进一步上涨带来的民意反弹。

其次,德国宣布弃核后,周边国家法国、捷克和波兰等对核电站的热情不改,而德国为满足用电需求大量进口核电,正应了默克尔过去所批评的“荒谬”之举。

再者,德国政府对如何发展可再生能源缺乏明晰战略,建设超高压输电网需要400多亿欧元的投资,四大电力公司在遭遇政策性巨亏后财力窘迫,有关各方都处在犹豫观望状态。

最后,德国的弃核给欧洲能源政策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欧洲能源政策有两个突出目标,一是到202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0%以上,二是尽快建成欧洲统一电力市场。突然弃核已经导致德国去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而且对欧洲电力市场带来的波动也不容小视。作为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在核能政策上很难做到“独乐乐”。

德国向可再生能源社会转型的尝试和做法,无疑值得世界各国借鉴,但对其政策反复带来的政治经济代价的反思也未停止。

(本报柏林6月18日电)  

 

分享到:
(责编:潘旭海)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