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西林,中俄友好架桥人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林雪丹

2013年06月02日00:00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5月的最后一天,莫斯科阳光明媚。俄罗斯交通建设科学研究院会议大厅里,座无虚席。大厅中央的幕布上是中国人民熟悉的身影——俄罗斯著名桥梁专家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西林。

  59年前,西林带领苏联专家组来到中国,与中国专家们一起,仅用两年零一个月便建造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武汉长江大桥。而今,中国友人与西林的亲人们相聚一堂,共同纪念这位杰出的桥梁专家诞辰100周年。

  会议大厅的银幕上开始一张张播放过去的老照片,如电影般回顾着西林生命里的重要时光。交通建设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采尔南特在一旁将西林的故事娓娓道来。

  1948年,东北解放军遇到了桥梁损毁、物资运输受阻等困难。西林跟随苏联抢修队前来支援,帮助修建了第二松花江大桥,使部队得以顺利通过,解放全中国。

  1949年,西林作为铁道部顾问再次来到中国,先后参加了成渝、天兰、兰新铁路的桥梁建设,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

  1954年,西林用他首创的“大型管柱钻孔法”克服桥基施工中的重大困难,帮助武汉长江大桥于1957年成功通车,让这座象征着中俄两国人民友谊的宏伟桥梁永远地载入史册。

  1996年,西林与世长辞。墓碑正面,西林安详地微笑着,而墓碑的背面则镌刻着他一生最引以为傲的作品——武汉长江大桥。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说,西林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一生三赴中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西林的名字与武汉长江大桥不可分割,这座大桥成为纪念中俄两国人民友谊的丰碑,他的名字也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200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50周年。西林的外孙女叶卡捷琳娜作为嘉宾参加了庆祝仪式。她说,“武汉长江大桥真的是太壮观了!我明白了为什么外公一生都以参与建设这座大桥为荣。”

  叶卡捷琳娜现在是莫斯科国立大学地理系副系主任,专门研究中国的地理和生态学。“小时候,外公就经常跟我讲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大学选修外语,我选择了中文。虽然现在中文有些退步,但我对中国的感情却一点也不会减少。”

  叶卡捷琳娜告诉记者,她一直鼓励学生要多去中国走走看看,还希望他们毕业后能够到中国工作,成为两国友谊的使者。

  纪念会接近尾声时,李辉将专门定制的两份礼物分别赠予俄罗斯交通建设科学研究院和西林的家人。那是两个精致的瓷盘,上面刻画有西林的肖像和武汉长江大桥。

  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库里科娃最后发言时,望着讲台中央西林的肖像,深情地说,“这位微笑着、善良的、谦虚的两国人民友谊的伟大见证者——康斯坦丁·西林,将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中。”

  (本报莫斯科6月1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3年06月02日 03 版)

分享到:
(责编:刘洁妍、肖红)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