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制造了波士顿爆炸--国际--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谁制造了波士顿爆炸

本报记者 袁源 发自上海

2013年04月17日05:04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手机看新闻

 

 

 

 

  pictometry international/鲁达 制图

  4月15日,美国马萨诸塞州庆祝“爱国者日”的当天,首府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终点的爆炸留下了一个满布狼藉的城市和无数颗破碎恐慌的心。至截稿时,爆炸已造成3人死亡,逾140人受伤。其中,据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4月16日确认,已经收到一名波士顿大学中国留学生在爆炸案中受伤的消息。路透社称,这是自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加紧安全防护措施以来,美本土发生的最严重的爆炸袭击事件。

  爆炸物威力小破坏大

  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当今最著名的马拉松比赛之一,波士顿马拉松赛吸引了约2.7万名选手,以及50多万名观众。没有人会想到,此项赛事与恐怖袭击有什么关系,而当地时间4月15日14时50分,数千名选手一个个向终点线冲刺时,埋藏在附近的两枚爆炸装置先后被引爆。爆炸已导致3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8岁男童。

  据目击者描述,爆炸发生后烟雾高达15米,比赛场地陷于一片混乱。观众四处逃散,欢呼变成了受惊后的尖叫,地面上随处可见斑斑血迹。

  波士顿的多家医院陆续接收了受伤民众,有人腿被炸断,也有人骨头开裂、耳膜破裂。当地一家医院急诊科主任罗恩·沃思说,患者多受到高压力、高强度的伤害,爆炸已使他们身体的组织和骨头遭受到了严重破坏。有些人皮肉里还夹杂着一些碎片,但这些残片并不是来自爆炸物本身。对此,有分析指出,爆炸物或许本身威力并不太大,但里面人为地放了很多钢珠。

  奥巴马讲话措辞谨慎

  这起爆炸案震惊了全世界。外界在纷纷谴责爆炸袭击行径的同时,也将注意力聚焦到究竟是何人所为。对此,奥巴马当天傍晚在白宫发表电视讲话称,尚不知凶手为何人,以及作案动机是什么,案件还在调查之中,在没有掌握所有事实前不能“贸然下结论”。但他强调,要将凶手绳之以法。

  奥巴马的措辞相当小心。在电视讲话中,他并未将这次爆炸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而随后一名白宫官员对媒体表示,波士顿的爆炸现场出现多个爆炸装置,显然是“恐怖行为”,执法人员也视之为“恐怖行为”,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部副主任刘飞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情况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奥巴马的表态会很谨慎。2012年9月,美国驻联合国代表苏珊·赖斯的“班加西发言”已有前车之鉴。在美国驻利比亚使馆遇袭5天后,赖斯在电视谈话节目中表示,袭击缘于诋毁伊斯兰教先知的影片所引发的抗议示威。可几天后,奥巴马政府将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赖斯的“失言”令共和党很快抓住了把柄,认为赖斯故意淡化这起恐怖袭击事件,旨在误导公众,以防其影响奥巴马的竞选活动,而赖斯也在重压之下退选国务卿一职。

  伦敦市前副市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约翰·罗斯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总统的表态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或为“独狼”式恐怖袭击

  爆炸事件发生后,波士顿警方已宣布在事发地区上空实施禁飞,距波士顿较近的两座核电站均加强安保。纽约、华盛顿等美国重要城市已经进入紧急戒备状态。白宫前面的步行街目前已关闭,五角大楼附近地铁站也已停止使用。

  至截稿时,尚无任何组织对爆炸事件表示负责。此前威胁攻击美国的巴基斯坦塔利班组织4月16日否认与此次爆炸有任何关系。不过,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同日发表文章称,此次爆炸案有“独狼”式恐怖袭击或“某特定家庭群体”袭击的特征。

  美国前副国家安全顾问胡安·萨拉特说,波士顿马拉松赛的象征意义和高关注度,让人想到“基地组织”,但爆炸发生的日期是4月15日,即联邦所得税缴纳的最后期限,以及马萨诸塞州的“爱国者日”,也可能暗示这是个人或国内的某些反政府群体所为。一些专家也判断袭击可能是一只“独狼”或“一个孤独的狼群”所为。2011年,以政府大楼和青少年夏令营为目标的挪威“独狼”式恐怖袭击,就能说明个人是有可能计划和实施重大袭击的。

  当然也有专家分析这起爆炸事件是针对美式文化的,根源则是美国一边倒的巴以政策以及美国在中东的反恐政策。中国海军少将、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尹卓就认为,目前,美国所面对的恐怖主义的背后,是来自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这次恐怖袭击打击的目标,完全是一个和平目标,没有任何其他的意图,完全是在杀人。波士顿马拉松赛每年都举行一次,是比较大的盛会,因此具有象征意义,所以此次爆炸应该是针对美国文明。美国在中东的几次战争,如当时对利比亚的参战,以及现在对叙利亚和伊朗的敌对行动,都能引起伊斯兰势力非常强烈的反弹”。

  不会掀起新一轮战争

  有媒体担心,如果真如尹卓所言,美国可能掀起新一轮反恐战争。但在罗斯义看来,爆炸案制造者可能是美国国内的右翼狂热分子,也可能是伊斯兰极端组织人员,但假设并不能成为定论,因此,第一步需要确定制造爆炸案的人员性质,“谁为此负责”决定了美国的下一步动作。在弄清这一问题之前推测美国的反应并不明智。

  “而且无论何种情况,我都认为美国并不会发动类似‘9·11’之后的大型反恐战争,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两场战争已经给美国带来极大损耗。”罗斯义如是说。

  刘飞涛也认为,尽管波士顿爆炸案产生严重影响,但美国仍旧会维持正常反恐面貌。“9·11”的冲击改变了美国的内政外交走势,之后美国非常重视安保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去年奥巴马在总统辩论时,也将任期内无恐怖袭击事件作为成绩来宣扬。在美国国内,民众的厌战情绪不断高升,奥巴马上台之后,一直避免用“反恐战争”的说法,而结束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也是奥巴马任内的一大任务。不仅如此,美国目前陷于财政危机,国防开支大幅缩减。“由于财力、外交的限制,奥巴马政府不可能像小布什执政时期挑起反恐战争,充其量是像抓捕拉登一样派出人员赶赴国外,但并不会动用武装部队。当然,如果恐怖组织具有政府背景,那么美国反恐的性质就会发生改变”。

  刘飞涛认为,美国最可能做出的反应就是继续加强安保措施。美国《华盛顿邮报》也发表评论文章称,尽管“9·11”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但波士顿爆炸提醒人们,美国无法预防每一起恐怖袭击。过去几年之所以没有发生较大规模袭击,一方面固然受益于调查手段,另一方面也是运气使然。

分享到:
(责编:苏楠、赵艳萍)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