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28日12时,关闭了近两周的塞浦路斯银行终于重新开门,恢复营业。当天的营业时间仅为6小时。在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出差的一位朋友告诉本报记者,他在一家银行看到,银行恢复营业后的一小时里,排队的30多人就全部办理完了业务。截至记者发稿时,塞浦路斯尚未出现银行挤兑现象。
企业损失每天高达数百万欧元
塞浦路斯中央银行27日宣布所有银行将开业的消息后,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从16日起,塞浦路斯银行开始全部停业,而且几次延后恢复营业的日期。银行内部交易系统停止工作,现金成为人们进行交易的主要手段。银行的关门歇业给塞浦路斯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据估算,在银行停业期间,该国企业遭受的损失每天高达数百万欧元。
塞浦路斯超市联盟主席哈迪亚达摩说,银行长时间关门已损及商业,消费者信心已经降至最低。尼科西亚的一家杂货店老板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店里货架很多都是空空如也,因为大多数公司都不接受支票,只收现金,而他没有现金进货。对那些来买东西的顾客,他只好苦笑着让他们空手离开。这位店老板说:“虽然银行重新开门了,但我再也不去银行了,我不会再把钱存进银行,因为我无法再相信银行了。”
银行停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钱取不出来,大多数人不敢消费。记者从电视画面上看到,在尼科西亚一家大型购物中心,前来购物的人屈指可数。一位正在购物的顾客说,他存入银行的钱都被冻结了,所在的公司又暂停发放工资。他等着银行开门,以便把钱都取出来。他认为,在银行存钱不像以前那样保险了。
25日,塞浦路斯同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洲中央银行组成的“三驾马车”达成救助该国银行的协议。虽然塞浦路斯银行28日重新开业,但塞浦路斯政府担心发生储户挤兑风波。为防止储户在银行开门后将存款全部取走,塞浦路斯政府出台多项严格的资本管制措施,包括冻结电子转账和严格限制现金的跨境转移。
每人每日提取现金不得超过300欧元
塞浦路斯财政部长米哈利斯·萨里斯日前签署命令,要求塞浦路斯银行恢复营业以后7天内严格限制资金流动。每人每日提取现金不得超过300欧元,在塞浦路斯境外提款或消费每天不超过3000欧元。禁止自然人一次携带3000欧元以上现金出境。禁止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对于信用卡提现,也限制在5000欧元以内。只有那些能证明是用于支付进口货款的企业才能将资金汇出境外。塞浦路斯政府还要求10天内将出口商品所得收入以及出售塞国不动产所获收入转回国内。此外,还禁止银行间转账。控制资本流通的措施针对所有塞浦路斯境内银行的所有币种的账号、支付和转账业务。
比利时鲁汶大学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纪月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三驾马车”对塞浦路斯采取“大储户埋单”的非常规救助方式,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首先,塞浦路斯的银行储户基本上失去了对银行的信任。一旦管制放松,银行挤兑的现象根本无法避免。其次,由于主要产业银行业垮了,塞浦路斯将面临严重的经济萧条和大量的人员失业。人们已经丧失对国家和经济的信心,一旦管制放松,会有更多的资本出逃。
也有经济学家和法律学家指出,欧盟委员会支持塞浦路斯采取资本管制措施,实际上违反了欧盟条约。借债国家会从塞浦路斯的经历推断,如果今后它们的银行业再次出现问题,“三驾马车”也会用同样的方式让储户埋单。因此,这些国家的储户也可能成为惊弓之鸟。
(本报布鲁塞尔3月28日电)
>> 点评 <<
塞政府实施资本管制实属无奈之举。银行业重组或“瘦身”是“三驾马车”同意救助塞浦路斯的先决条件。为筹得58亿欧元“自救”资金,塞浦路斯银行和大众银行10万欧元以上的无担保储户将分别蒙受40%和80%的减记损失,大众银行还将被清算而破产倒闭。尽管政府承诺10万欧元以下存款“安然无恙”,但民众却不买账,害怕自己苦苦积攒的存款一夜之间被蒸发。正是为防止出现挤兑狂潮,政府不得不忍痛下达资本管制令,这在塞浦路斯史上尚属首次,也与欧盟践行的资本自由流通规则背道而驰。
显然,当前塞浦路斯乱局势必加剧其经济衰退,失业更趋恶化。在此情势下,财政紧缩和结构改革寸步难行,规模为100亿欧元的新救助协议恐怕也难真正奏效,甚至会陷入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的恶性漩涡之中。
欧盟方面对此始料未及,更担心塞浦路斯之火向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蔓延。为紧急灭火,欧盟领导人纷纷出面澄清说,塞浦路斯银行“自救”之策是为其“量身定做”的特例,绝不会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模板”。尽管如此,这已动摇了市场和民众对欧洲银行安全性的信心,就连扮演经济火车头角色的德国民众也不例外。默克尔总理最近高调承诺,国民存款账户是安全的,但民调却显示竟然有54%的受访者对此承诺表示怀疑。
当然,塞浦路斯的经济规模很小,尚不至在欧元区掀起惊涛骇浪。但是,如何有效阻断这个新燃点的蔓延风险,对塞浦路斯政府和“三驾马车”都是一大严峻考验。
(张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