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地时间2月18日,即法国总统奥朗德结束访印行程的第三天,英国首相卡梅伦也抵达印度。据悉,卡梅伦此次率领的团队包括来自100家公司、文化及教育机构的代表,还有4位部长和9名立法委员,为历任英国首相外访团的最大阵容。外媒指出,欧洲领导人接踵访问印度,说明陷入欧债危机泥潭中的国家正竞相开拓印度这一巨大的新兴市场。
主要谈商贸
这是卡梅伦出任英国首相以来第二次访问印度,从他选择以印度商贸中心孟买作为出访首站也折射出商贸在卡梅伦此次访问中的重要地位。
2月18日,卡梅伦在与印度商业领袖会谈时提出,英国希望成为印度“首选的合作伙伴”。此外,卡梅伦还盛赞印度经济“现象级”的快速增长让人印象极为深刻,并且认为印度将会在2030年成为世界前三的经济体。同时,卡梅伦还督促印度方面加快市场开放程度,特别是面向英国的“乐购”、英国石油公司、沃达丰等巨头的投资实施便利化措施等。他表示,热烈欢迎印度企业前往英国投资,并且在诸如塔塔收购路虎捷豹等项目大获成功的同时,希望印度也能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英国企业投资。
此次卡梅伦访印,正好赶上包括电信行业巨头沃达丰在内的一些英国企业在印度遇到困难。与此同时,在英国的印度企业也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如印度塔塔钢铁集团在英国的子公司的业绩就受到了市场需求疲软的伤害。为此,2月19日,卡梅伦与印度总理辛格展开会晤,就两国企业遇到的问题进行磋商。
而为了博得对方的好感,卡梅伦在访问第一天就抛出了两条针对印度的极为优惠的政策:一是对印度的商务投资者实行“一日出签”政策,当天申请当天就可以拿到赴英国的签证;二是对赴英的印度留学生数量不再设置任何限制,并且对印度学生在英国留学的时间也不设限制,还鼓励印度留学生毕业后在英国工作生活。
挖法国墙脚
当然,好处也不是白给的。此前,法国总统奥朗德访问印度意图获得军购订单。而卡梅伦此行的一大任务便是说服印度放弃购买法国的阵风战斗机,而转向购买英国参与研制的台风战斗机。
庞大的印度军购市场如今让多国觊觎,后者纷纷前来与之“套近乎”。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印度时就表示,美印两国关系是独一无二的,双方在政治、经济领域有很多共性。而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011年访问印度时,形容两国是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当印度方面希望德国能增加对印度高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时,德国则希望印度能购买德国财团参与研究的欧洲战斗机台风。
分析人士称,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的“热情”让印度领导人很为难,印度不可能同时照顾到4个“独一无二”的贸易伙伴。《卫报》分析称,印度曾经是英属殖民地,在这场竞争中,英国看似略占上风。但问题是,印度最终也只会把英国当作是打开欧洲市场大门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