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课上,中老年学生们和年轻人同堂学习。 |
1月20日中午,雪花纷纷扬扬落满布鲁塞尔的大街小巷。踏着积雪的石砖小路,穿过一片居民区,本报记者来到IAPS(法文缩写,意为“奥德尔赫姆区促进社会发展”)学校,4层楼高的混凝土建筑和临街的其他居民楼、店铺并无二致。在比利时有不少这样的社区学校,提供诸如外语学习、汽车修理、食品制作、美容美发等各种技术培训。
长着“憨豆先生”大鼻子的英语老师皱着眉头,一会儿看看表,一脸不耐烦的样子,一会儿又突然眉头舒展……他用一口浓重的“英音”笑眯眯地说,同学们,这就是impatient(焦躁、没耐心的意思)。IAPS学校的英语课上,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共10个学生,有20多岁的摩洛哥和秘鲁年轻人,也有年过半百的韩国大婶,大家专心致志地看着老师“表演”释义。来自中国的学生钟赟告诉记者,老师在课堂上,从来不用别的语言,也不让学生翻字典,当遇到生词时,老师就根据上下文、用已有的英语词汇,加上肢体语言、表情动作来解释词意,目的是让学生在纯英语的环境里,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
从希腊来的安娜刚到比利时一个月,她报名学法语。同来的海伦说,自己已经在这里上了一学期法语课,进步很快。在布鲁塞尔法语文化区,学会法语让她不再是“瞎子和聋子”。社区学校的老师都是比利时各大学的教授,教学很认真又专业,而一学期学费只有60欧元。
进入1月,布鲁塞尔的各类社区学校、夜校纷纷进入开学季。记者在IAPS学校看到,报名注册的人排成长队。校长艾伦·杜赫恩向记者介绍说,除了外语课,学校还开设有管理和计算机方面课程,向全社会开放。“只要想学习,都可以来这里报名上课。”“我们的学生最小16岁,最大的是一位92岁的先生,他报了电脑班,想学会上网给孙女们发电子邮件。”学校不仅白天有课,晚上也是上课“高峰期”。傍晚6时天已黑透,学校里却是灯光明亮,记者看到不断有人匆匆走进学校,有提着公文包、下班直接赶来的“上班族”,有戴着耳机、悠闲听着音乐的年轻人,还有抱着满袋食品的家庭主妇。这些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杂牌”学生,带着各自的人生规划和学习目标来到这里,绘就了一幅独特的比利时社区学校“学习场景图”。
杜赫恩告诉记者,在布鲁塞尔有44所“促进社会发展”社区学校,全比利时有几百所。各家学费不同,价格在60—200欧元之间。学校运营经费“大头”都由政府预算拨款,比如IAPS的教学楼属于区政府资产,全校35位教师的工资,全部由瓦隆区教育部门出钱。
在比利时工作半年来,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社会的和谐与当地人的朴素平和。教育让人受益的同时,也在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采访中,社区学校里的外国人面孔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在政府预算支撑的社区学校里,有近一半学生是外国人。杜赫恩拿出学生注册登记簿给记者看,在校注册生共有1366人,726人是本国人,335人来自欧盟成员国,另外305人来自欧洲之外的国家,其中有24名中国人。作为校长,杜赫恩坚守一个理念:学校需要多元文化、和谐教学,“学习面前人人平等”,学习资源不应分国籍国界,应该让全社会共享。
(本报布鲁塞尔1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