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发展的新动力(第一现场)--国际--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独家稿库

 中缅油气管道5月底可望输气,不仅仅造福中国,也是 

缅甸发展的新动力(第一现场)

人民网赴缅甸特派记者 孙广勇 于景浩

2013年01月21日08:41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曼德勒天然气分输站施工现场。
  本网记者 于景浩摄

  中缅油气管道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其中天然气管线今年5月30日前将达到输气运营标准,而原油管线预计将在2014年达到投产要求。仅就原油管线来说,今后中国进口自中东的原油不必经过马六甲海峡,而可以直接从面向印度洋安达曼海的缅甸若开邦马德岛上岸,并经管线输送到我国西南地区,对于实现中国能源多元化和确保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同时,这条管道也将积极促进缅甸的经济社会发展。

  缅甸每年可在境内下载不超过200万吨原油和2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将对满足其能源需求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

  管线附近不到1公里,就是曼德勒输油站和天然气分输站。除了曼德勒,在皎漂、若开山、掸邦,处处都见证了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者挥汗如雨的身影。中石油东南亚管道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昌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缅油气管道穿越马德岛两大海沟,翻越若开山,穿越或跨越伊洛瓦底江、米坦格河等多条河流,地质情况十分复杂,施工难度极大。经过建设者的努力,有可能影响工期的重点控制性工程都已经完成,油气管道建设目前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仅剩若开邦一段由印度庞吉劳德公司负责的20公里的管线尚未完成,此外还有马德岛一条海沟穿越正在加紧施工。预计天然气管线将在2013年4月30日完成全线铺设工作,进入设备调试运行阶段,5月30日前天然气管线将达到输气运营标准,而原油管线预计将在2014年达到投产要求。

  记者接触到的不少缅甸人士都认为,中缅油气管道不仅对中国意义重大,而且将为缅甸未来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管道建成运营后,作为管道股东之一的缅甸除了获得稳定收益外,每年还可获得巨额的过境费和维护费,另外,通过管道将沿海的天然气运送到马圭省、曼德勒省等内陆地区,不仅能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可为管道沿线带来发展机遇。据了解,油气管道每个场站都有预留分输口,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成之后,缅甸将每年可在境内下载不超过200万吨原油和20亿立方米天然气,用于推动缅甸经济发展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对切实满足缅甸本国的能源需求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

  中国人帮当地人做了许多好事,绝不是有些人所指责的“抢夺缅甸资源”

  姜昌亮向本报记者介绍,整个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在施工高峰期雇佣缅甸当地员工达到6000多人,超过在缅参建人员总数的60%,缅甸工人不仅获得了稳定收入,还学到了技术,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随着项目的进展,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员工本地化,积极培训缅甸员工,使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并将在今后的项目建设和管道运营中为当地民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学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他表示,为了保障管线运营,公司启动了沿线村民就业计划,将聘请数百名缅甸技术工人参与管道建成后的日常运营,首批已经组织60多位缅甸工人赴西南石油大学学习,其中很多就是管道沿线居民。

  一位名叫古貌迈的缅甸工人家里种地,收入不高,现在来工地工作,每天能拿4500缅币(1美元约合810缅币)的工钱。他说:“我正在把工钱攒起来盖房子,现在学会了操作搅拌机,以后更好找工作了。”古貌迈指着工地上“中缅友谊桥梁”的标语说,通过一起工作,他觉得中国人很好,帮当地人做了许多好事,绝不是有些人所指责的来“抢夺缅甸资源”的。

  在中缅油气管道的起点马德岛上,记者看到这座过去的荒岛如今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曾经荒蛮的岛上有人骑上了摩托车,有人在试用新装的电话,有的人家甚至支起了电视接收设备。清澈的自来水、欢快的笑声、平坦的道路,与从前浑浊的雨水、寂静的荒岛、泥泞的小道,宛若两个世界,马德岛人正在逐步过上现代生活。

  皎漂镇以前大部分居民以打鱼和种地为生,随着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当地经济迅速发展,一些人做起生意,镇上出现了鳞次栉比的小楼。皎漂岛的高中老师梅皎柏告诉记者,来自国外的工程师、科学家为当地发展带来了新理念,学校的孩子们不仅增加了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还增强了他们努力学习、成为栋梁之才的信念。

  曼德勒以南60多公里,有一个名为皎涩的村镇。皎涩广阔的稻田里竖立着几根平行的黄色标杆。中石油东南亚管道有限公司环境监理部高启晨向记者介绍,标杆下面就是中缅油气管线,管道埋深均在地表1.2米以下。村民埃奥告诉记者:“土地可以继续耕种,我已经收获了一季的水稻,收成很好,中国公司之前给我提供5年的青苗补偿费,我们村里对此都很满意。”

  在伊洛瓦底江西岸的闵布市,记者看到在青山绿水的田野间,经过地表恢复后的管道沿线大片土地显得生机勃勃,巨大的灌渠正把清澈的河水浇灌到水田中,农夫赶着耕牛细细耕作,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一幅恬静的乡村生活画卷呈现在记者眼前。正在耕地的隆乌大爷高兴地告诉记者,雨季后一定能看到大片的翠绿水田,水稻肯定是个好收成,家里用土地补偿款盖了新房,孩子去了仰光读书,以后还想去中国学汉语,“中缅两国是永远的胞波兄弟”。

  (人民网缅甸曼德勒1月20日电)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杨牧、赵艳萍)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