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日前通过行政命令,要求私立学校给穷人预留15%的名额,并免收学费。该政策出台,有叫好的,也不乏质疑声。早在今年4月,印度最高法院就曾裁决,要求从2012—2013学年起所有私立学校必须向弱势群体儿童分配25%的就学名额。从高院到政府决策名额比例的改变,显然是私营办学财团与政府之间博弈的结果。
印度公立和私立学校并存。私立学校约占学校总数两成,一般具有更高的水平。印度社会贫富悬殊的持续拉大、公办学校的普遍落后,令社会各阶层对私立学校推崇备至。
面对大量需求,政府曾出台政策,在用地审批和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私营办学。但在照顾弱势群体儿童就学问题上,政府对公立和私立学校采取不同政策。公立学校招收一定比例的穷人学生,政府会按照学校资费标准进行补贴,私立学校则只能通过提高非配额学生的学费来弥补经济损失。私营办学财团对此非常不满,认为政府没有办好公立学校,却拿私立学校“开刀”,赚取民意。他们还认为,即便贫穷学生入学了,私立学校普遍开设的舞蹈、网球、乐器等兴趣爱好课程,都是额外收费,这又会引起新的矛盾。
事实上,类似配额政策在印度已屡见不鲜。譬如,政府规定私立医院必须收治一定数量穷人,公务员、医生、大学教授职位中也必须给低种姓群体留有一定比例。和教育配额政策一样,这些政策都引发相关社会群体的强烈反弹,新德里的部分医院、高等院校就曾举行罢工反对配额政策。
印度政府出台这些配额政策,是想改变印度社会阶层严重固化的现象。印度的穷人往往与低种姓群体相重合,尽管建国时印度宪法就明确规定废止种姓制度,但千年传承的社会架构却并未拆除,烙印于民众内心的尊卑感仍非常强烈。政府希望通过配额这种“强制”形式,将各种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使他们分享经济发展红利,同时进一步展现政府亲民形象。然而,这些惠民政策在不经意间触碰了民众观念中“种姓”这根敏感神经,激烈反弹的背后,既有既得利益群体担心自身利益受损的因素,更是印度各阶层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具体体现。
很多印度社会活动家认为,强制“配额”政策的实施会面临很多无奈,绝非灵丹妙药。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印度阶层固化问题,教育是关键,政府必须大规模增加投入,办好覆盖绝大部分人口群体的公立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