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工业化国家都曾经历从模仿制造到自主创新的阶段。这一历程正在中国加速呈现。《印度时报》12月5日指出,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研发基地,“仅中国在美国和欧洲的专利申请数量就足以让人欢欣鼓舞”。跨国企业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数量也如井喷般增长,成为“中国智造”的推动力量。
趋势——
研发中心如雨后春笋
随手翻阅近日报章,跨国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或者扩大研发能力的报道铺天盖地: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二期工程落成,包括62个测试实验室和9个研发实验室;宝马公司宣布将在两三年内大幅提高在华研发能力,新增300名研发科学家;丹麦移动消费品公司捷波朗在厦门启用新的研发中心……据统计,在财富500强企业中,有470家已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2010年外资企业在研发领域投入资金1048亿元人民币,是10年前的10倍。
美国百事公司11月中旬宣布在华设立第一家、也是在美国境外最大的研发中心,引起西方媒体热议。英国《金融时报》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用了这样的标题——《中国将散发研发的味道》。文中说:你可曾想过紫薯燕麦片或者酸辣鱼汤味的炸薯条?百事公司在上海成立美国境外最大研发中心,这是即将到来的研发味道。
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如今在中国有4个研发基地,研发领域涵盖汽车、建筑、包装、纺织、皮料、油漆涂料、电子、造纸等。今年11月6日,巴斯夫在上海浦东新建一座研发中心,加上原有的巴斯夫亚洲技术中心及聚氨酯技术研发中心,组成了巴斯夫亚太研发枢纽。该基地集生产、业务和职能部门于一身,业已成为巴斯夫全球最大的多功能基地之一。
热词——
利用人才、扩大市场
跨国企业为何如此热衷于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得到的答案主要有两个:一是借助中国庞大的技术力量和优越的基础设施,二是扩大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市场地位。
巴斯夫全球副总裁斯特凡·德雷尔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巴斯夫在全球共有约1万名研发人员,他们正努力使亚洲的研发人员比例占到1/4,其中大部分在中国。他说,中国是巴斯夫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市场,而且和亚太其他市场联系紧密,中国未来的增长十分强劲,在全球和地区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上海则是中国的重要工业中心之一,也是亚太地区许多关键客户及其研发中心的所在地。同时,中国有很多优秀的高等院校,能提供大量科技人才和具有实力的研发合作伙伴。这些都是促使巴斯夫加快建设在中国的研发中心的原因。
百事公司发言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在上海新设研发中心将是百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研发中心将成为先进的烹调中心和实验厨房,能让百事的食品和饮料更符合当地口味。此外,它还将是一个实验中心,帮助百事快速验证关于产品的新想法,实验厨房现在能在数天内而不是数月内验证设想。这位发言人说,百事公司是一家全球化公司,“我们非常幸运,因为中国人每天都在收获成功”。
动向——
研发中心向东方转移
从全球趋势看,企业研发活动正从欧美向亚太转移。麦肯锡咨询公司近日发布的报告说,在欧美研发中心关闭或缩减规模的同时,在华研发中心几乎在以同样的速度启动或扩张。以医药行业为例,全球20大制药公司中已有13家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过去5年,跨国医药公司在华研发投资超过了20亿美元。一些医药企业,如英国的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10多年前就在中国投入重金;其他企业,如英国的葛兰素史克、美国礼来、默克制药近年来都显著加大了在华投资。报告说,美国、西欧和日本曾经是跨国医药企业的福地,但现在这些市场不断萎缩,研发力量缩减,众多新药的专利也即将到期。
瑞士罗氏制药公司今年6月宣布关闭在美国新泽西州的研发中心,裁员1000人。该研发中心成立已有80年之久,此前已解雇数千名销售人员。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罗氏仍然是业界研发投入最大的企业之一,但关闭新泽西州的研发中心表明,跨国医药企业需要调整战略,减少缺乏足够新药的实验室投资。不久前,全球咨询公司博斯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创新1000强企业2011年在欧洲的研发投入仅增长了5%,而在中国和印度增长了27%。
挑战——
成功的标杆水涨船高
当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也面临挑战。《金融时报》刊文称,“在华研发中心不再拥有成本优势”。中国现在已不是最廉价的产品生产地及开发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马科恩表示,中国的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但能不能留住这些人才是一个问题。报道说,一项调查表明,约100名在中国为跨国公司工作的工商管理硕士中,有4/5的人并不打算在目前的职位工作超过两年。此外,尽管跨国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最终目标是在中国面向全世界进行创新,但这一目标难以在一夜间实现。
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报告认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准入环境正变得更为复杂。不过报告也强调,总体而言,中国仍然是全球的亮点,只是跨国企业取得成功的标杆提高了。
(人民网柏林、纽约12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