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为千年古城打开对外交流新窗口”——探访中企承建伊拉克纳西里耶国际机场项目

2025年04月24日09:01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新华社伊拉克纳西里耶4月23日电 题:“为千年古城打开对外交流新窗口”——探访中企承建伊拉克纳西里耶国际机场项目

新华社记者段敏夫 李军

这是4月8日在伊拉克济加尔省拍摄的由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纳西里耶国际机场项目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

在伊拉克济加尔省首府纳西里耶市,毗邻乌尔古城遗址,一座现代化机场初具雏形,崭新的塔台矗立于停机坪一侧,即将完工的主航站楼玻璃幕墙在4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是由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承建的纳西里耶国际机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包含新建航站楼、航管楼、货运楼和酒店等,并对原有跑道、停机坪等进行升级改造。机场规划年客流量75万人次,投用后将成为伊拉克南部地区又一航空和货运枢纽。

中国建筑将负责包括飞行区、空管导航、雷达气象、航站区建筑、连接高速路等机场全要素设计、采购和施工。“我们计划为进出港航班提供一个设施完善、保障齐备的现代化空港。”项目执行经理周乐说。

4月9日,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团队在位于伊拉克济加尔省的纳西里耶国际机场项目部讨论施工进展。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

根据设计要求,项目要将原有老旧跑道改造升级为一条长3400米、可供远程宽体客机起降的跑道。伊拉克夏季酷热漫长,最高气温超过50摄氏度,给施工带来不小挑战。

项目技术部经理李吉阳告诉记者,机场跑道要求抗折、抗压、耐疲劳,设计要求高。为克服极端高温天气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项目团队积极开展技术攻关,采用冷水机和碎冰机结合的冷却模式,通过调整混凝土外加剂及配合比,成功开发适应干旱、炎热气候的干硬性混凝土控制系统,弥补了当地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

由于机场项目毗邻乌尔古城遗址,中方项目团队将乌尔古城中的塔庙形象融入主航站楼外观设计,并以枣椰林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元素装饰,实现中国建筑技艺与伊拉克传统文化的融合。

“乌尔古城是两河流域重要的文明记忆,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纳西里耶国际机场建成后将与古城遥相对望、交相辉映,为这座千年古城打开对外交流新窗口,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两河文明。”项目安全工程师萨米尔充满期待地说。

作为伊拉克战后重点民生工程,纳西里耶国际机场项目备受伊方各界关注。伊总理苏达尼曾多次到项目现场视察,表示希望通过引进中国先进管理经验和成熟建筑技术工艺,将纳西里耶国际机场打造成现代化区域交通枢纽。同时,苏达尼期待伊中双方在基础设施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

除了应用先进中国建筑工艺,纳西里耶国际机场还将引进助航灯光系统、特种车辆、登机廊桥、供油系统等中国产配套设施。同时,中方项目团队和当地院校在工程试验、技术创新等领域密切合作,为伊拉克培养本地专业技术人才。

“作为‘一带一路’合作的参与者,能为伊拉克发展交通和民航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很骄傲。”停机坪上,周乐和萨米尔并肩而立,共同期待飞机在纳西里耶国际机场起降的那一天。

这是4月8日在伊拉克济加尔省拍摄的由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纳西里耶国际机场项目主航站楼及塔台。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

4月8日,建筑工人在伊拉克济加尔省纳西里耶国际机场项目现场施工作业。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

这是4月8日在伊拉克济加尔省拍摄的由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纳西里耶国际机场项目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

4月8日,建筑工人在伊拉克济加尔省纳西里耶国际机场项目主航站楼内部施工作业。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

(责编:苏缨翔、刘洁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