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套商业卫星及地面解决方案成功出海——
中国技术助力阿曼首颗卫星顺利运行

人民网迪拜2月20日电 (记者管克江)走进阿曼兰斯航天公司在马斯喀特的运营中心,几名工作人员正紧盯着显示屏,跟踪阿曼首颗人造卫星——阿曼智能遥感卫星一号的运行情况。阿曼兰斯航天公司首席执行官沙彦聚表示,阿曼正全力推进实施“2040愿景”,中国技术将支持阿曼航天业加快发展,加速经济转型。
阿曼智能遥感卫星一号近日在太空中自拍。阿曼兰斯航天公司供图
这也是中国首套商业卫星及地面解决方案成功实现海外交付。该项目由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简称地卫二)总体牵头实施,卫星总装总测由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深圳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负责,智能卫星处理平台、核心载荷分系统以及地面系统由地卫二提供,卫星于2024年11月11日由力箭一号遥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阿曼智能遥感卫星一号主载荷为一台全色分辨率1米、多光谱分辨率4米的光学相机,具备最长45分钟的连续推扫成像能力。卫星还具备星上智能处理能力,可以进行云检测、智能压缩、目标识别、图像切片等在轨图像处理。卫星搭载的虚拟现实全景相机可实现360°全景视频和成像;数据采集系统载荷可实现星上数据分发、地面数据采集等应用。阿曼智能遥感卫星一号可应用于国土详查、城市规划、森林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
阿曼技术人员在中国接受培训。阿曼兰斯航天公司供图
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合伙人范丹莺介绍,阿曼智能遥感卫星一号运行两个月来状态良好。目前卫星已绕地球飞行1200多圈,完成300多次测控任务和100多次数传任务,接收数据量约3000GB。卫星入轨后,顺利完成了平台自检、高分相机在轨调焦和成像、辐射定标和几何定标、全景相机展开及成像、数据采集系统测试以及AI处理流程验证等关键任务。
范丹莺表示,卫星还成功实现了在轨AI识别船只和飞机、天基分布式操作系统和天基遥感大模型的首次太空实践验证以及星地网络化联通。这些成果不仅展示了卫星的先进性能,也为未来太空计算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范丹莺表示:“下一步,中阿将继续推进友好合作,在今年发射多颗新卫星,拓展建立区域卫星星座,支持阿曼实现更全面、更高效的地球观测和数据采集,为区域发展和国际合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数据保障,并以此催化中东地区的智能航天技术发展。”
阿曼兰斯航天公司设立于2023年,是阿曼开展智能遥感卫星一号及后续合作专门设立的企业,员工均为阿曼本土人员,并在中国接受了培训。公司销售经理阿里·瓦哈比表示,阿曼智能遥感卫星一号安装了国际领先科技设备,为阿曼航天技术和创新开辟了新天地,并助力阿曼更有力参与国际航天合作。
阿曼兰斯航天公司员工在工作中。人民网 海瑟姆·穆扎恩摄
沙彦聚说,合作中中方为阿提供了全链条服务,不仅提升了阿曼的航天技术能力,也为阿曼培养了宝贵的航天人才。“阿曼与中国加强航天领域合作,有助于阿曼加快经济多元化,将为阿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力。”(人民网海瑟姆·穆扎恩参与采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