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创新举措提高废弃物回收率

新加坡国家环境局近期发布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新加坡的垃圾产生量下降逾一成,从2013年的785.1万吨降至2023年685.9万吨。根据新加坡2019年制定的零废弃总蓝图目标,要在2030年将垃圾回收率提高至七成。新加坡政府呼吁社会各界积极采取行动,通过多项创新举措来实现这一目标。
当前,新加坡电子垃圾量呈逐年上升之势。据新加坡官方统计,新加坡每年产生约6万吨电子垃圾。截至2024年8月,新加坡共有177家电子垃圾回收企业,较2023年增加了14家。KGS公司成立于2016年,在新加坡各地设有117个电子垃圾回收站。据统计,该公司2023年共回收101吨电子垃圾,2024年前7个月的电子垃圾回收量已达104吨。为方便民众投放电子垃圾,该公司出台新措施,从去年9月起民众可在网上免费索取电子垃圾收集袋,将需要回收的电子垃圾装袋密封后,放置于附近的自提柜中,由公司统一收集处理。
商品过度包装,也是产生废弃物并导致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根据亚马逊新加坡公司去年6月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77%的新加坡消费者并不介意网购商品有没有额外包装,80%的受访者更倾向于简单包装。去年8月,新加坡国家环境局与新加坡制造商总会联合发文宣布成立行动联盟,计划于今年发布指南,为电商企业提供指导性“可持续包装”解决方案,充分减少电子商务行业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此外,新加坡政府还充分调动当地企业和环保社团的积极性,举行各类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去年夏季,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牵头举办第二届“绿动新加坡”活动。内容包括组织民众参观国家食品科学中心;走访不同市镇,了解国家环境局人员监控管理废弃物的流程和方式;邀请民众穿上用废弃材料改造而成的服装,走进邻里社区清洁垃圾等。“许多民众通过该活动,对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有了更深刻认识。我们希望吸引更多家长和孩子参与其中,培养下一代的环保意识。”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及交通部高级政务次长马炎庆表示。
根据新加坡的规定,蓝色回收箱专门用于回收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可回收物,电子、电器类可回收物则另设回收箱。去年9月,新加坡国家环境局联合两家通信企业推出一款智能聊天机器人,方便公众查询和分辨适合放进蓝色回收箱的物品。用户只需在即时通信工具上描述要回收的物品或上传物品图片,机器人就会提供回收建议并说明应如何正确回收。
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部长傅海燕表示,要实现2050年的净零排放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并争取更有效的资源回收。“在这一领域,每个人都需要改变思维方式。政府部门与企业、民间组织合作来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1日 1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