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国际观察:世界青年看中国,读懂中国新力量

郑理文
2025年02月18日16:32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今年春节期间,“China Travel”持续升温,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人通过访学、旅游等方式,走进中国、倾听中国、读懂中国。

读懂具象和平——市井烟火,安居乐业

从伊拉克到叙利亚再到中国,伊拉克美食博主王立轩在中国找到了弥足珍贵的安全感,他在社交平台写道:“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痛楚,更懂得珍惜到中国之后安定生活的来之不易,我爱这里的美食,我爱这里的美景。”来华访学的智利大学硕士研究生卜睿哲说:“我去过的每一座城市都干净整洁,让人充满安全感。”法国小伙廷乔穷游中国,看到公园里退休的大爷大妈悠哉游哉地打牌下象棋,这把松弛感让他感叹道:“我非常喜欢,太酷了!”

读懂魅力文化——博大精深,神奇多彩

功夫、变脸、刺绣等成为外国人熟悉的中国文化符号,中医、古建、非遗技艺、国风国潮等成为捕获世界青年芳心的新“东方魔力”。“这是一片历史与文化的沃土。”巴西全国青年理事会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拉菲拉·门德斯访华时由衷赞叹。17岁的美国马斯卡廷中学高中生科林在结束中国之行时感慨:“从复杂的建筑到有意义的文化实践,中国以有影响力的文化身份展示了一个精彩的国度。”俄罗斯青年学者汉伊理认为中国文明自带“引力”,来华后学习了儒家、道家等先秦哲学思想,也因此爱上了中国青铜器。

读懂发展创新——立足生活,着力精尖

航天、无人机、人工智能以及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等中国科创成果刷新了世界青年的认知。参加“汉语桥”赴华夏令营团的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学员安迪表示:“如果不到中国来亲眼看看,我恐怕永远无法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联合国中文日青年文化使者、英国歌剧演员菲比来到浙江体验跨境电商,她惊叹:“这里有这么多人、这么多行业,在创新,在努力,中国的发展让人大开眼界。”外国青年来华时还发现,中国创新最突出的特点在于“科技服务人民”。正如来自多米尼加的玛丽安赫尔·卡尔德隆所说,“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用于帮助偏远地区脱贫致富”。

读懂大国担当——胸怀天下,担当作为

20岁的古巴青年马伯一来中国学习、生活已有5年时间,他长期关注中国宣布的支持全球发展八项行动并表示:“中国倡议让一些欠发达国家也有机会与全球市场连接。我十分钦佩中国携手各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扛起了这个历史责任。”坦桑尼亚青年加布里埃尔·卡尔桑高度评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投资数字基础设施、促进跨境贸易和推动AI驱动的电商模式,中国为非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中国—东盟青年领军者、越南贸易投资促进集团董事长阮俊阳来华参访时由衷地说:“我参观了广西钦州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切实感受到了中国携手东盟国家共同发展的决心。”

700多年前,17岁的意大利青年马可·波罗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回国后写下《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西方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700多年后,越来越多的世界青年来到中国,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用自己的眼睛欣赏,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形成客观理性的“中国观”。是什么让各国青年越来越希望读懂中国、越来越能够读懂中国?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包容是中国新力量的活力之源。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进博会,从自贸区建设到跨境电商发展,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从线上到线下,从国门到店门,全方位、全链条的“不见外”服务让远方的客人宾至如归。2023年11月以来,我国过境免签政策不断调整优化。110余项便利人员往来措施、对38个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240小时过境免签、60个适用口岸、24个适用省份……自信的中国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

中国科技持续向“新”图强。科技创新是中国新力量的关键引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业态开辟新赛道,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勇闯无人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势头正劲。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力排名10年间上升了18位,是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从华为到TikTok,再到DeepSeek,世界青年看见了一个勇闯“小院高墙”、不惧“脱钩断链”的中国。来到中国后,从移动支付、线上打车到网络购物、人脸识别,从便捷高效的无人机送外卖,到覆盖城乡的5G网络、春晚舞台上扭秧歌的人形机器人……创新科技改变生活的新场景,让外国青年大呼过瘾,吸引他们来了还想再来。

世界新青年加速认知迭代。Z世代和α世代的新青年,他们更加自主,信奉眼见为实。不久前,美国Z世代集体“翻墙”,小红书秒变“国际书”,通过跨越太平洋的“面对面”聊家常,美国网友直观感受到真实的中国。他们追求开放,充满探索世界的热情,有更强的求知欲和洞察力,视野更加多元开放包容,更勇于打破“信息茧房”。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是数字时代原住民、社交媒体的生力军,不甘只做时代的旁观者,乐于表达更敢于发声。

China,I get you!这是五大洲新青年共同发出的声音,更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传递正能量的回响!我们欢迎越来越多的世界青年来中国,认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读懂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

(责编:曹欣悦、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