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创新何以令海外惊叹(环球热点)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 |
借助中国人工智能制图软件即梦绘制的DeepSeek科幻插画。 |
近日,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性能优越、面向公众免费、训练成本较低的开源大模型,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DeepSeek以其最新的开源AI模型震惊了国际科技界”“DeepSeek并非个例”;德国《时代》周报评价,“这已经不是中国高科技行业第一次用创新产品征服世界了”。中国如何推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与应用“井喷式”涌现,引发国际业内人士的深度思考和全球多领域的持续关注。
创新技术不断涌现——
“DeepSeek并非个例”
“从加利福尼亚到华尔街,人们突然急切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是否已经迎头赶上?”英国《金融时报》网站评论,DeepSeek挑战了人工智能产业在过去一段时间的核心信念,即认为更强大的硬件才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
据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官网介绍,DeepSeek-R1模型在后训练阶段大规模使用了强化学习技术,在仅有极少标注数据的情况下,极大提升了模型推理能力。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性能比肩OpenAI o1正式版。
据埃菲社报道,深度求索是一家中国AI初创公司,由中国量化资管公司幻方量化创立。由于其高效和低成本,该开源工具最近在国际开发者社区和技术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该模型的预训练费用仅是OpenAI GPT-4o模型训练成本的不到1/10。深度求索还公开了训练过程的技术细节,允许其他用户以此为基础开发其他工具。
“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DeepSeek之所以能在海外引发广泛关注,一方面是因为,DeepSeek的技术在范式上实现巨大突破,能够在较小的算力资源支持下,获得可以和美国最高性能模型相媲美的表现,尤其在推理方面表现亮眼,这打破了此前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企业‘无限扩张算力就可以无限获得领先、没有算力就永远无法追赶’的发展逻辑。同时,DeepSeek核心技术成员‘清一色’是中国本土培养的技术人才,更新了国际人工智能行业对中国人工智能创新人才的认识。另一方面,DeepSeek的开源模型属性使它便于本地部署,并在国外技术社区迅速传播,形成巨大扩散辐射效应和裂变式的传播效果。国内外业内普遍认为,基于开源、强性价比和相对优异的性能等优势,DeepSeek让人工智能的普惠性快速提升。”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姚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
在人工智能领域,与DeepSeek一起引发全球关注与惊叹的技术创新“中国队”成员还有许多。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1月20日,在DeepSeek发布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后仅两小时,另一家中国企业也推出一款模型,在全球AI工程师之间引起热议。这就是月之暗面公司开发的Kimi k1.5。它的性能可以与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发布的模型OpenAI o1相媲美。
“DeepSeek并非个例。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月之暗面和零一万物等中国科技企业一直在稳步发展,中企在人工智能创新能力上正在跻身全球头部行列,成本效率也在超越同行。”英国《金融时报》评价。
中国各界合力支撑——
“创新要素正在加速汇聚”
德国《时代》周报网站报道称:“这已经不是中国高科技行业第一次用创新产品征服世界了,我们只要想一想TikTok在全球的成功,或中国电动汽车以令人目眩的速度进军各国市场,就能明白。在过去十年间到过中国的人都会注意到,在中国,数字化已经深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此外,中国政府在高科技领域有着明确目标,尤其注重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中国是如何孕育出以DeepSeek为代表的出色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成果“井喷式”涌现,中国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多方合力的效果得以充分显现。
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启动系列顶层设计,对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政策引导。2024年,“人工智能+”行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5年要抓好的九项重点任务之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创新要素正在加速汇聚。”姚旭分析,政策层面,中国各级政府对人工智能发展有较为完善和前瞻的布局规划,不仅在全球范围内第一个落地生成式人工智能管理的相关规制,同时在产业端大力促进和鼓励应用发展,各地方政府也将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展方向给予了各种支持。基础设施领域,中国政府规划“东数西算”等全国性战略,支持云计算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调度,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着力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各种举措和系列政策,破除数据产权交易流通的障碍,促进公共数据资源的利用开发,为人工智能的长久发展提供充足的“燃料”。研发领域,中国政府、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高度重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在技术研发、资本投入、生态构建、人才储备和国际合作过程中,有效统合各方资源,共同为人工智能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初步建成较为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中国软件开发者数量已经突破940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开源参与者数量排名第二,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据统计,2024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共发生504起与人工智能相关投融资事件,合计金额约812亿元,数量和涉及金额均保持显著增长。
核心技术人才汇集,大量技术企业入局,激发创新成果不断产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据近日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30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其中2024年新增238款备案。截至去年12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49亿人,占整体人口的17.7%。通过政策积极引导和企业持续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内容创作、企业运营、科技研发、工业生产等众多领域之中。
拥抱人工智能浪潮——
“推动全球创新发展”
在近日于法国巴黎举行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德国联邦创新性创新局的挑战赛负责人亚诺·科斯塔尔评价,DeepSeek模型明确表明,中国是人工智能领域创新的重要发源地,中国正在推动全球创新发展。
姚旭分析,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呈现中国、美国、欧盟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参与,竞争和合作共存的态势。从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的角度来看,美国和中国总体而言保持领先,欧洲国家有很好的科研技术和人才储备基础,算力资源充沛且不受额外限制,同时拥有巨大的产业数字化转型及消费市场。欧盟正在人工智能领域进一步发力。阿联酋和沙特等中东国家在人工智能相关资金投入上有充满雄心的布局,东南亚、拉美和非洲一些国家对于人工智能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拥有广阔并具有潜力的人工智能应用市场。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开放式人工智能系统可能胜过封闭系统。不仅DeepSeek目前表现出很大优势,在未来,中国大型科技公司发布的多个AI模型(其中大多为开源模型)的表现可能越来越好。回顾技术发展史就会发现,相较于其他人无法用来合作的封闭模型,能够看到模型的内部结构并理解其推理过程的模型,会带来更显著、更快速的技术创新。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近日刊文称,在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经济中,中国已成为一个强大的参与者,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丰厚的财富,帮助他们跟上全球技术进步的步伐。随着中国开创性AI模型DeepSeek的出现,中国正在重新定义技术领先地位,并为全球发展中经济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全新的技术浪潮下,如何统筹人工智能发展和安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责任、数据安全、算法透明度和各层面风险等议题,如何围绕上述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的关键议题形成全球共识,是当前全球各国需要合作面对的重要命题。”姚旭分析,中国已经推动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以及《上海宣言》,并将在今年继续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可以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等多层级、多种类的国际多边合作机制,深化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机制设计和落地实践,为全球各国,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提供技术普惠、弥合人工智能技术鸿沟的新方案、新路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