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自行车,让波哥大放飞梦想

陈效卫
2018年05月22日10:32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对于一座人口近700万的大城市,如果某一工作日所有私车都禁止出行,会是怎样的光景?18年前,南美国家哥伦比亚首都“山城”波哥大“首吃螃蟹”,在工作日进行了世界第一个“无车日”活动。效果之好,远远超出想象:几乎没有什么工业的波哥大市二氧化碳降低约80%,医院住院人数减少近1/3,4年来首创单日交通事故“零死亡”记录。

尝到甜头的波哥大再接再厉,不仅对私车进行单双号限行,而且将周日和节假日列为“自行车日”:自行车除了在专用道上行驶外,还可在临时对私车实行封闭的主干道上行驶。

记者近日到波哥大出差正赶上“自行车日”,有幸目睹了骑行的一幕:当夕阳西下、安第斯山披上火红的晚霞时,百万骑行大军与蓝天、群山融为一体,浩荡前行,蔚为壮观。

“自行车日”活动始于1974年,但其发扬光大则归功于波哥大前市长恩里克·佩尼亚洛萨。1998-2001年在任期间,佩尼亚洛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取消路边2/3的车位并迫使富人退还此前圈占的城市绿地,种植了10万多株树木,斥资修建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南美最长步行街、1200座可作步行道的街心花园和250公里的专用自行车道网,并通过提高燃油税和限制车牌发放等手段来控制汽车增长等,从而彻底抛弃了世界流行半个多世纪的城市规划理念,创造了奇迹般的“波哥大模式”。

经过40多年的发展,骑行在850万人的波哥大已成常态。越来越多的市民爱上这种绿色出行,并把周日的骑行活动升级为全家出游,参与方式也从单纯骑车扩展到步行、慢跑、滑旱冰等,单日参与人数由最初的5000人已升至150万人。自行车,走入了市民的生活,也放飞了波哥大的梦想。

骑车这种出行方式,在节约开支、减少污染和保持健康等方面都大有裨益。哥伦比亚安第斯大学的统计表明,对于普通工薪族而言,骑车上下班每人每月可节约30美元左右车费,相当于月最低收入的1/5。骑行低碳环保,奉献了白云蓝天,给市民带来了健康。调查显示,骑行运动每投入1美元,个人健康开销就节省5美元。

在促进社交方面,骑行也功不可没。社会关系荒漠化是现代大城市的通病。与封闭的汽车不同,自行车开放、安全,骑行者可边行边聊、随行随停。“我曾在骑行中认识了同一小区的邻居,我们从此成了朋友,经常一起出行。”资深骑友卡诺回忆道。20多年来,他几乎每次出行都会结交新人,很多从相识到相知,“朋友圈”不断扩大。

骑行让人真正地放飞了心情。50多岁的教师埃斯科巴告诉记者,波哥大海拔2600米,没有酷暑严冬,“偶尔松开车把,将双臂举向凉风习习的空中,那种陶醉让我想起儿时放学后在乡间小路撒欢的情景,也产生了自己是生活主宰的幸福感。”坐在后座的小外孙则把每一次下坡比喻成“短暂的飞行”,好不惬意和得意!

《幸福城市》一书的作者查尔斯·蒙哥马利认为,交通工具在大都市决定着幸福指数。波哥大长期致力于公正分配路权,就是努力将“以汽车为中心”转化为“以市民为中心”。“发达城市的标志不是穷人开汽车,而是富人坐公交!”佩尼亚洛萨强调。在一家中企工作的工程师安加里塔坦言,他感到最幸福的就是“自行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豪华与寒酸的鲜明对比,不存在一开车就自卑的窘迫和落寞。“在这里‘比’的,是谁更尽情挥洒汗水,谁更享受自然恩赐和健康人生!”

科技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但新的交通工具未必就“完胜”旧的工具。与开车相比,波哥大人选择骑行,追求的既不是对9月22日“世界无车日”的象征性纪念和庆典,也不是复古猎奇或时髦跟风,而是一份责任担当,一种幸福理念。脚踏大地,头顶蓝天,怀抱群山,无拘无束地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律,所有这些,封闭的汽车都难以奢望和企及。

离开波哥大那天又逢“无车日”,一位骑行者得知记者来自中国时禁不住晃起大拇指表示谢意。原来,当年佩尼亚洛萨正是在访华时受到了“自行车王国”的启悟,才有了今天奇迹般的“波哥大模式”。

(责编:温庆(实习生)、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