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第三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经验助力非洲减贫 中非合作迎来更多利好

人民网记者 王欲然 崔广琪
2018年05月09日09:26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中非合作的热情,在五月的北京再次点燃。

8日上午,第三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在京开幕。来自国内相关部委和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人,24个非洲国家主管地方事务的政府部长和省市长、国际组织代表、非洲国家驻华使节,及教育、经贸、公益慈善、媒体等领域代表共聚一堂,以“摆脱贫困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从人才培养、产能合作等角度出发,就如何深入开展中非地方政府间合作相互交流,为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未来长久、稳定发展献计献策。

中非永远是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两会后相继会见了三位到访的非洲国家领导人,并在会谈时表示,要把中国发展同助力非洲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让非洲各国通过中非合作增强自主可持续发展能力。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凸显出中国对非秉持的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的政策理念。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也将在中国召开,非洲国家期待在这次盛会中分享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搭乘新时期前进的快车。

减贫与可持续发展作为此次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的主题,体现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中国,无论外界如何变幻,都将与非洲国家一道风雨同舟、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

“中非历来患难与共、相互支持。中国愿以自身发展助力非洲发展。”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双方地方政府聚焦“摆脱贫困与可持续发展”开展交流合作,有助于推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落地生根。

非洲减贫摄取中国经验 地方政府合作提升“造血”能力

中非双方有相似的命运,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都面临着贫困所带来的挑战。如今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引领下,已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创造了令8亿多人摆脱贫困的人类减贫历史奇迹,成为世界上率先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而对于非洲,这个被称为世界最年轻的大陆,急需从中国减贫成功经验中摄取养分,充实自身发展动力。

曾亲眼目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坦桑尼亚前总理萨利姆认为,减贫需要与经济发展相伴而行。中国在此方面提供宝贵经验,如推动城乡协同发展、农业与工业协同发展等都值得非洲国家借鉴。“另外,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中非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进一步加强中非地方政府在减贫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萨利姆说。

近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双方在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结出丰硕成果。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合作层面,中非已结成135对友好省市,有效促进了双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中国省市在非洲投资兴办的工业园区、农业示范中心等设施也加快了非洲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提升非洲国家的内生动力,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减贫目标。

赞比亚驻华大使温妮·奇贝萨孔达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非中地方政府间合作模式逐步走向成熟,赞中友好城市合作项目惠及双方百姓。“赞比亚与中国地方政府合作从过去的相互了解阶段逐步走向互惠互利。中方在对赞比亚经贸和投资等领域的举措为赞比亚工业化发展提供重要帮助,也为赞创造就业,改善百姓生活做出积极贡献,”她还激动地说,今年5月和7月,赞比亚多位省长将到访中国河南和广东省商讨合作项目,“我非常期待赞中地方政府合作能进一步扩大成果。”

“改变世界的责任,在你们的肩上。”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呼吁,人民要为国家的改变而付出一份努力。非洲国家从分享的中国经验中不断总结,摸索适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减贫之路,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百姓福祉。

南非联合执政与传统事务部副部长巴佩拉介绍称,南非的高失业率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对此,南非政府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议会共同推出一项旨在为失业人群提供可预期就业岗位的社区项目。失业人士可自行选择从事基础设施养护、农产品运输、社区劳作等工作,并可享受每天92兰特(约合46元人民币),一周两天、一个月八天、一年100天的持续性工作,“我们每年将为此项目投入28亿兰特(约合14亿元人民币)的固定预算,目标是参与人数达到100万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南非的发展前景,实现可持续发展。”

肯尼亚图尔卡纳省省长南诺克也指出,肯尼亚政府在新宪法中规定,将政治权力和自然资源使用权从中央政府下放到47个地方政府。并制定旨在高度关注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的扶贫战略,和以降低经商成本、增加百姓收入的经济复苏战略。

在开幕式上的高峰论坛环节中,非洲多个国家代表相继发言,阐述本国在探索减贫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协调中央、地方两级政府在减贫任务中的主次责任?”“人口结构、资源优势和地理环境不平衡,减贫如何实现资源平均配置?”非洲国家代表们在交流中不断抛出问题,急迫地等待着解答。

中国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对此开出了“药方”:“发挥制度优势是首要,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第二则要明确现行标准下的脱贫目标。第三是将精准扶贫、脱贫作为基本方略。第四要加大资金投入,除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扶贫资金外,还要吸引来自社会的资金。第五则需要实施重大举措,集中人力、物力、精力解决突出问题。第六是建立大扶贫格局,形成政府与市场及社会的互动。第七是要树立精神扶贫,即依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第八是要开展交流合作。”

在听取了干货满满的药方后,在场各界人士纷纷给予了热烈掌声。刚果民主共和国金沙萨市市长金布塔称,地方政府是创造财富和减贫的真正参与者,其反映出的问题也攸关国家发展,“我希望非洲国家多借鉴中国在减贫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纠正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做出的决策,发挥地方政府的重要作用,尽快走上摆脱贫困,可持续发展的快速路。”

培养技术人才推动产能对接 中非合作迎发展新动力

在中国的扶贫道路上,不能有人掉队。远隔万里的非洲,作为中国肝胆相照的好兄弟,更不能因无法摆脱贫困而在全球化发展中缺位。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面对非洲青年人缺乏就业技能和工业化发展缓慢的短板,中国向好兄弟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将变“输血”为“造血”的技能带往非洲大陆。

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提出的对非“十大合作计划”中就将积极推进中非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帮助非洲管理和培养技术人才列在其中。

近年来,中国在非建成了多个基础设施项目、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为非洲大陆培养了15万名各类技术人员,提供了2万余名政府奖学金名额,受到非洲人民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

尼日尔总理拉菲尼表示,人才培训是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中非双方能够加强交流,共同走上繁荣发展道路,“我非常高兴看到中非在职业培训和教育领域取得的成果,这与‘尼日尔复兴计划’完全契合。”

“在人才培训方面,中国是我们的老师,”刚果共和国布拉柴维尔市市长奥康巴说,非洲将在未来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地区,但技能培训是阻碍非洲发展,分享红利的关键因素,“今天,由于中国的帮助,我们正逐渐改善和解决这一问题。”

加纳北部省省长萨义德表示,加纳政府注重职业教育和人才培训,成立了一系列机构和组织来支持其发展。“要向青年人提供更好的教育,就意味着要敞开教育的大门,与外界合作,”萨义德说,中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已迈入更高水平,希望能在该领域加强同中国的合作,愿与更多的中国职业教育学院结成伙伴关系。

“科特迪瓦是世界可可第一大产国,但我们吃的却是奥地利的巧克力。至今,我们还没有属于自己国家的巧克力品牌,”科特迪瓦通比大区主席阿布达拉的一席话语,引起与会来宾对中非如何共同促进产能、工业化合作的思考。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失衡、发展模式单一,非洲大陆工业化缺乏发展动力,资金与技术水平长期处于初级阶段,像科特迪瓦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存在。但是,非洲国家将工业化发展视为实现复兴梦的必经之路。在非洲《2063年议程》中明确提出,到2063年非洲制造业占GDP比重50%以上的目标。

对此,习近平主席提出对非“十大合作计划”中的第一项计划就是积极推进中非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并指出要结合非方《2063年议程》和各国工业化和经济多元化发展规划,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从工业发展上下游核心环节入手,营造“软环境”、提供“硬保障”,推动中非工业化合作链条化发展。

近年来,中国在对非“十大合作计划框架下”积极拓展工业化合作形式,从商品出口逐步转向到资金、技术、机械和管理技能合作。第五届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秘书长程志刚认为,中非在产能合作领域正在以产业园等形式高速发展,未来几年,非洲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业化发展及人口红利增长将为投资者带来巨大商机。

坐落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附近的东方工业园,是中国在埃塞俄比亚境内唯一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也是中非产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曾在参观访问时对中国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称赞,并认为工业园模式对促进非洲国家就业,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工业化发展水平和国家经济转型都有很大帮助。

在此次论坛中,来自中非发展基金、深圳传音集团和中国葛洲坝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的代表释放出新时期与非洲开展产能合作的利好信息。他们表示,将在未来通过加大资金和信贷支持、将中国工业先进技术和设备投射到非洲,并在当地扎根立足,为非洲工业化发展和中非产能合作添砖加瓦。

(人民网北京5月9日电)  

(责编:刘洁妍、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