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中企投资管理的缅甸蒙育瓦铜矿赢得广泛赞誉

“希望每个人都过上好日子”

本报赴缅甸特派记者  孙广勇
2018年04月19日04:5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当地员工在铜矿冶炼厂生产线上检查生产设备。
  本报记者 孙广勇摄

  位于缅甸实皆省的蒙育瓦铜矿由莱比塘、萨比塘、萨比塘(南)、七星塘4个矿体组成,仅莱比塘铜矿投资就超过10亿美元,生产周期超过30年。该铜矿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公司下属的万宝矿产(缅甸)铜业有限公司(简称万宝矿产)投资经营。万宝矿产秉承“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力求实现和谐发展、共赢发展。

  2017年莱比塘铜矿项目生产阴极铜超过6万吨,缅甸政府收益超过1400万美元,项目雇用缅籍员工3462人,占员工总数的87%。“围绕铜矿打造一个高度有机融合的项目经济生态圈,与所在社区和村民共同分享项目发展的红利,实现当初所有参与者的共同目标——共‘铜’繁荣。”万宝矿产负责人罗大庆说。

  “在这里工作,每个人都有上升的空间”

  站在铜矿深达120米的巨大矿坑旁,记者看到,在矿坑中“之”字形的作业道路上,一辆辆巨型工程车向上攀爬,将矿石从矿坑往外运输。

  在堆矿场,经过粉碎和筛选过的矿石被整齐地堆放在平地上,喷洒溶液将矿石中的铜离子溶解后进行萃取,最后通过电解获得金属铜。“铜矿采用国际公认最环保的湿法炼铜工艺,在环境控制方面得到国际资质认证”,罗大庆对本报记者说。

  冶炼厂里,几十名当地员工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早上来到工厂后,召集组员开会,提醒安全生产、布置当天任务。巡视如果发现机械故障,简单的就现场维修,大的问题报告工程维修部。”谈起自己的工作,当地员工赛昂博自信而熟练。

  毕业于仰光科技大学矿产专业的赛昂博2012年来到铜矿,经历了产品包装、数据统计、萃取电积等各个工作环节。他告诉记者:“在学校学了5年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后,我又在铜矿进行了3个月的书面培训和6个月的现场培训。操作这些先进设备需要经验,中国工程师耐心教给我们各种细节,我都努力记下来按照标准来操作。”

  熟练掌握了流程各个环节的赛昂博如今已升任主管,带领由58名工人组成的班组完成萃取电积、铜板剥离、产品包装等全部生产过程。谈起这份工作,赛昂博十分自豪:“在蒙育瓦铜矿工作,不仅能掌握先进的技术,工资收入高,而且每个人都有上升的空间。我现在的级别是六级,冶炼厂还有两位当地二级管理人员,公司有科学合理的职工考核制度。”

  在与赛昂博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缅甸缺乏专业的矿业人才培训基地,有限的矿业人才主要来自冶金、机电等相关专业,在进入大公司后才有机会得到正规的培训,甚至到国外学习。而在莱比塘铜矿,像赛昂博这样的当地员工还有3000多名。

  “获得这样的发展,以前可想都不敢想”

  “欢迎来到我的新家!”在一座竹篱围起的院子前,主人通通热情招呼记者进去看看他的新家和新生活。在通通家里墙壁显眼位置挂着他去年在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的照片。“那是我第一次去中国。我看到了中国的发展,感受到了先进的发展理念。”

  通通是铜矿附近村里土生土长的缅甸小伙儿。2011年,他家因铜矿项目建设搬迁至移民村甘多新村,2013年买了一辆力帆运输车,为项目运输施工材料。

  院子里,结满果实的芒果树下停着皮卡,左侧是晾着缅甸传统服装笼基的晾衣架,右侧是一栋崭新的二层小楼,通通的妻子抱着孩子在院子里玩,满院都是他们欢快的笑声。通通说:“是铜矿帮我建了这么好的新家,帮我过上了这么好的日子!”

  2017年,通通注册成立了公司,业务也从运输拓展到工程承包等,现在他正攒着劲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把公司做得更大。“如果不是万宝矿产提议跑运输,可能我们很快就把土地补偿款花完了。现在我家有两辆卡车、两辆装载机、一辆越野车。能过上这样的生活,获得这样的发展,以前可想都不敢想!”小伙子高兴地说。

  搬进新家、找到新工作、过上幸福生活,通通的生活是当地村民在铜矿帮助下走上致富路的缩影。万宝矿产出资为搬迁村民建起了新村、通上了水电,又帮助村民就业,扶持建立运输队、建筑队、水泥管厂、养殖场等一系列中小型项目,围绕铜矿项目的矿业村镇逐渐成形。

  通通的弟媳在莱比塘铜矿工作,参加了项目为当地员工举办的汉语培训班。她用中文工整地写下“依依”两个字后,用标准的汉语对记者说:“依依是我的名字。开始我是保洁员,现在是仓库管理员,将来还想当经理。”

  “村民最期待的是提升谋生技能。我们帮助村民学技能、办企业,逐步获取新的致富方法,让项目所在社区的民生得到持续改善,拿出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希望每个人都过上好日子。”罗大庆说。

  “将心比心,才能民心相通”

  早上8时刚过,登钦老奶奶就来到村里的流动医疗服务点,今天是铜矿流动医疗队来当巴郎村巡诊的日子,她想让医生复查一下眼睛。“几个医疗队常年在铜矿周边的50多个村子巡诊,小点儿的村庄每天诊治50多人,大点儿的每天100人。每10天左右就会巡回一次。”医疗队的医生明基告诉记者。

  “上周刚检查过,今天医疗队来了,我再来找医生开点药,”患高血压的多达老人告诉记者,“以前看病要坐船去蒙育瓦,或骑摩托车去矿区医院。家里只有我和老伴,孩子们在外面打工,出去一趟不容易。医疗队到村子里来,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我们从心底里感激。”

  看完病,不少村民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坐在铜矿项目中国员工身旁唠起了家常。从自己的病情讲到今年花生丰收,从家里买了新摩托车到孙子上幼儿园,俨然把中国员工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从邻村赶来看病的丹乌老奶奶看到翻译小宋身边没人,赶紧跑来坐在他身边。几年前丹乌一直反对铜矿建设,曾去项目附近道路上拦阻工程车辆。但随着与铜矿项目配套的一系列社区工作的开展,看到了铜矿给当地带来的变化,她开始理解并欢迎这些“外来人”。老奶奶一把抓住小宋的手,笑着问小宋:“哎,听说你还没结婚,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一个我们村的姑娘当媳妇啊?”在场的村民和医疗队员都笑成一团。

  “只有将心比心,才能民心相通;只有民心相通,才能携手发展;只有携手发展,才能在‘一带一路’上走得更好更远。”罗大庆说。

  据缅甸投资委员会统计,截至2017年5月,在所有对缅投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以总投资额180亿美元位居首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总经理助理、北方工业公司总裁植玉林表示,铜矿项目的建设好比一个“大家”和千百个“小家”的融合,只有让“小家”都幸福,才能让“大家”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

  登上矿区最高峰放眼望去,稻田一片翠绿,金黄的向日葵结满沉甸甸的果实,几个村庄在树林中若隐若现,绿色的海洋映衬着金色的佛塔,静谧中透着生机。巴朗村村长丹纽和村民们正憧憬心中的美好生活。丹纽说,莱比塘铜矿已成为受欢迎的邻居,越来越多的村民正在与铜矿一起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中国企业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本报缅甸蒙育瓦4月18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19日 03 版)
(责编:袁勃、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