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译者中立,默无声息

——访法国翻译家克洛德·巴彦

2018年03月27日17:19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巴黎3月27日电 (记者 龚鸣)不久前,中国作家麦家作品《解密》的法语版正式在法国出版,这是法国翻译家克洛德·巴彦(Claude Payen)又一次默默无闻完成的翻译工程。至此,巴彦翻译的中文作品已有二十余本,其翻译生涯也已超过三十余年。然而,巴彦本人的故事似乎还无人知晓。在信息爆炸的当下,网络上很难找到巴彦的资料。伴随着其名字出现的,只有书店或图书馆推荐的译作。这样一位勤奋而低调的译者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记者来到巴彦先生位于巴黎二十区的家,一探究竟。

门铃响起,一位年迈的老者打开大门,这正是年介耄耋的巴彦。一进门,巴彦直截了当地告诉记者:“我没有太多可说的,但是你想知道的我都告诉你。”客厅便是巴彦的办公室,一张巨大的书桌靠窗而立,三面墙边立着高大的书柜,面积不大的空间立刻有了书香漫溢的感觉。在室内昏黄光线的映衬下,这位老人浑身似乎都在诉说着遥远年代遥远的故事。巴彦从书橱里搬出自己的中文译作,一本本摞在书桌上,向记者展示原作者的签名,介绍起翻译经历来。

巴彦的第一部译作《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始于1969年,是从英文作品翻译而来。1994年,巴彦有了第一部中译法作品,但他的翻译生涯真正开始于1995年退休后。从1999年至今,巴彦密集出版了二十部译作,老舍的《小坡的生日》《二马》《老张的哲学》《多鼠斋杂谈》、毕飞宇的《玉米》《青衣》《平原》、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阎连科的《丁村梦》、张翎的《金山》、郭小橹的《我心中的石头城》再到最新的麦家《解密》,类型丰富、题材多样、数量庞大。此外,巴彦很难想象它们出自一位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之手。

英语专业出身的巴彦告诉记者,出于对语言的热爱,他从1962年开始学习中文,直到退休才有了闲暇,专心致志地做起了中文小说翻译。“为什么不把我的中文利用起来?”退休后的巴彦偶然和巴黎友丰出版社建立起联系,而后逐渐在中文小说翻译市场上站稳脚跟。说起这份翻译工作,巴彦不认为自己的中文水平有多好,“翻译更强调的是母语水平”。正是因为法语功底深厚,巴彦才得以将这份工作持续至今。一个法国图书网站如此评价巴彦的文风:“巴彦是一个有着强迫症的译者,字字必较,始终在寻找最合适、最恰当的词语。读他的书,我们甚至会忘记这是中国文学。”

在巴彦看来,这也正是一个翻译的意义所在。“最好的翻译作品不应该像翻译作品。”巴彦说,他对翻译文字的要求非常之高。由于中法语言体系不同,巴彦经常会遇到一些翻译问题。尤其是,中国文学作品喜欢重复的修辞,而法语往往讲究词汇的丰富性,他必须避免重复,找到合适的同义词,以符合法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为了精益求精,巴彦每天都会阅读法文经典作品,尤其是词汇丰富、语言优美的作品,以丰富自己的法语积累。而在遇到文化差异产生的认知问题时,巴彦也时常向中国朋友请教、核实,力求准确。

对于翻译作品的选择,巴彦表示,“译者应该是中立的,就像是医生接待病人,也像工人修理机器,没有喜欢与不喜欢之说,我们只需负责把中国文学、中国社会、中国的典型元素传递给西方观众。”巴彦说,他本人在翻译中加深了对中国各个方面的认识。西方观众喜爱的是中国与众不同的地方,因此翻译作品也有着发现中国、改变刻板印象的作用。默默翻译数十载,巴彦说,翻译并不为追求名声,他也不想抛头露面,只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巴彦开玩笑地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的中国谚语是“人怕出名猪怕壮”,用他的话来说“要想幸福地生活,就要把自己藏起来”。

(责编:樊海旭、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