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因语言结缘 以文化架桥


——记中德人文交流中的凯茜博士(Dr. Silvia Kettelhut)

陈虹嫣 / 李舒越
2018年03月06日10:44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凯茜博士(Dr. Silvia Kettelhut)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中国学习,从此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拿到了汉学博士学位,选择留在中国工作,翻译著书,致力传统遗产保护,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关心中德青少年交流,积极为中德人文交流搭桥铺路。2017年,我们有幸和凯茜博士对话,记录下她对中德人文交流的感悟。

学习汉语,体验跨文化互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中国越来越多地在世界舞台上展现身影。建交不久的中德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也日益紧密——德国驻沪领事馆和中国驻汉堡领事馆相继建立,学术和学生交流也得到了有序推进。

“人们对中国很好奇,希望了解中国的发展轨迹。而我对语言学习和中国文化颇为着迷,所以读大学时就选择了汉学。”诚如凯茜博士所言,要想对一个国家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学习它的语言无疑就是一种必须。

1986年,凯茜博士通过学生交流项目来到了南京师范大学交流学习,与来自世界各地多个国家学习中文的学生一起体验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在求学的初期阶段,她也遇到一些有趣的“文化冲击”,例如粮票和油票。她还记得自己当时要去北京,苦于没有全国粮票,是他的中国同学们帮助她解决了难题,使她的北京之行得以顺利进行。那时候,通讯科技尚不发达,德国报刊杂志也较匮乏,但或许恰恰是这些不利条件促使身处异地的外国人更快地融入当地生活,结识新朋友,建立新友谊。“我和学生时期的很多朋友至今还保持着联系”,说到此,凯茜博士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投身翻译,沟通桥梁横跨中德

出于对语言学习和中国文化的热爱,凯茜女士阅读并翻译过诸多中国现当代小说并出版有相关研究著作。在北京生活期间,北京的胡同和满族文化使她十分着迷,基于“京派文化情节”,她阅读并翻译了老舍的《正红旗下》。“老舍精准地描绘了老北京的生活”,她评价道,“不过在德国,老舍,或者说中国文学的读者范围并不是很广,我们还需继续推广中国文化。在德国,一些高质量的文化和展览项目并不为人所知,真的是太遗憾了。”

如何改变现状?凯茜有她的思考。从自己的翻译实践出发,她认为高质量的翻译至关重要,而好的翻译必然需要充分的资金投入。译者要尽可能地站在读者角度,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提高文本的可阅读性,例如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可能对中国读者尽人皆知,但是德国读者知之甚少,所以在翻译的时候标注年代可能会加强读者对文本背景的认知。但是另一方面,由译者添加过多的注释可能会削弱文本的吸引力,如何取舍就取决于译者的专业能力了。译者的专业能力也体现在遣词造句、语言修辞等各个方面。“好的译者是翻译作品事半功倍的保证。不管怎样,现在进行中的 “一带一路”倡议是个推广中国文化的好机会。”

除了老舍,凯茜本人也钟情于鲁迅和王安忆这两位中国作家。鲁迅先生在中国社会的激荡期积极发声,他的作品极具远见,且兼容并蓄,既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也深受西方文化熏陶。而作为海派作家重要代表的王安忆,“她的书写艺术令人着迷。”

热心公益,关怀青少年发展

在工作之余,凯茜女士十分关注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和个人发展,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和慈善活动。2006年,为了表彰她在儿童医疗救助和教育方面的杰出贡献,她荣获第二届上海市慈善之星的称号。2012年12月,第十九届“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之一“德国驻沪总领事夫人资助先心病儿童手术的捐赠仪式”在上海东方医院举行。仪式现场,凯茜博士为来自贵州遵义贫困地区的先心病儿童捐献了5万元人民币的善款,用于资助先心病儿童的手术治疗。现场捐赠后,凯茜博士来到病房探望准备接受手术的患病儿童霞霞和琳琳,并陪着他们一起来到手术室门口,对刚完成手术前准备工作的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说:“我把他们交给你了,请还给我们健康的孩子。”

捐款来自于她的稿费。通过上海红十字会,她将自己前后约25万元的稿费所得基本捐助用于儿童医疗救助。2017年6月中的一个周末,她还带领来自上海“小小实践家”的三名小记者一起去南京市探望彩虹重症儿童安护中心被病痛折磨的小朋友们,给他们带去营养品和书籍,也与他们分享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由此,她在公益实践和儿童教育之间构建起了某种联系。“公益是对社会有着长远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实践。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联系起了我们的过去和未来?答案就是,孩子们。我希望通过医疗方面的资助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而带领孩子们一同参加公益活动,也同样非常有意义,这样孩子们从小就能学习到该如何投入公益活动。”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大爱与自信。

缘系上海,致力传统遗产保护

南京—北京—上海,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每座城市都有不平凡的故事。对于她而言,上海无疑是中国最具“世界性”的大都市。历史上,上海是最早一批和海外建立频繁交流的城市,而“今天,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联通着整个世界,无论何时何地有新鲜事发生,上海总能第一个感知并紧跟潮流”,凯茜博士感叹道。

从第一次踏足上海伊始,凯茜博士和她的家庭已经在上海生活了20年,也见证了上海的快速发展与变化。一条条轻轨拔地而起,道路网优化成型,基础建设方面的出色表现使上海成为了中国城市规划的标杆。

在丈夫退休之后,他们一家决定仍继续留在上海,在这个相处了十余年之久的城市中生活下去。“我们喜欢上海,喜欢在上海的生活,否则我们肯定会考虑离开的”,凯茜博士笑着说道。

生活在上海,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上海变得更美好,这是她的心愿,也是她努力的方向。从2002年起,她开始致力于上海的传统遗产保护,向专家学者取经,邀请中德专家座谈,举办开放式研讨会,设计并印制明信片和徒步地图集……令人欣慰的是,由她倡议的这一活动已经成为了德国驻沪总领事馆的一个传统节目,由领事夫人将这一“接力棒”不断传递下去。

为什么要在上海对历史建筑采取保护措施?这种认识来自于德国的历史与教训:“其实我们德国人曾经拆除过许多有纪念意义的建筑。那是二战结束以后,一方面有许多建筑被摧毁,契需重建,另一方面,我们认为那些老建筑不美了,不具备现代感,所以就拆除了大量古旧建筑。后来,我们才意识到,这些有历史感的建筑不应该被拆除。城市是由它自身的建筑来定义并诠释的,倘若这些不复存在,一座城市也就丧失了自身的独特之处。”

项目投入初期,来参加活动的大多是外国人,中国人对“历史遗产建筑”这个话题还相当陌生,但如今,人们对历史遗产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了,很多教授,学生和年轻人都积极投身其中,“上期活动就有四十多名来自不同行业和背景的人们参加,”凯茜博士介绍道。

子女教育,培养对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热爱

身为母亲,凯茜博士对于女儿的教育也有自己的心得与理念。由于夫妻二人和中国的密切关系,他们从未中断过女儿的中文学习。在女儿3岁时,他们曾有一段时间调回国内工作,虽然女儿年龄尚小,他们并未放弃学习中文,而是在柏林为女儿找到了一家中文学校,每周末送她去上半天德语课。为了提升女儿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他们还为女儿报名参加了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办的“中国舞”学习班。

目前女儿就读于上海浦东的某国际学校,学校基本用英语授课,但是同时有一个以中文为学习语言的“母语班”,而她们的女儿——索菲亚就在这个班级里上课。说到此,凯茜博士有一丝小自豪:“她是班级里唯一一个父母都是外国人的孩子。”“她的中文水平跟得上吗?”我们也有一些疑惑。“没有问题,但是为了给她一些精神支持,我们给她请了一位中文家教,每周六和她读一些书,讨论一些话题。她很喜欢她的中文老师。”她也鼓励自己的女儿去参加中文比赛。前不久,女儿以一篇《上海猫叔》的作文获得了由上海市图书馆举办的征文比赛三等奖。

一切尽在情理之中,水到渠成;而父母的选择、个人的喜好就这样润物无声、细水长流地在女儿身上得到了延续。

人文交流,中德两国在路上

在凯茜来中国交流学习的八十年代,每年来华学习的德国留学生不足百人。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目前已有八千多名德国大学生在中国留学。他们来华学习的目的不尽相同:有些是为了增强自己的语言能力;有些是想要了解中国文化;还有些人认为在中国读书的经历可能会十分有意思,因为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也有些人想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与此同时,在德国学习的中国留学生约有三万名左右,是在德国的外国留学生中人数最多的群体。

虽然两国的人口基数不一样,但是八千与三万之间的差距还是不容小觑。“是的,我们对中国的了解远远比不上中国人对德国的了解,我们应当尽快缩短这一差距”,凯茜说道。她曾经前往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旁听课程,得知学校有寻找姊妹学校的愿望,她就在其中牵线搭桥,很快,这所位于上海杨浦区的私立学校就和汉堡附近的一所私立学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每年两所学校学校都会互派代表团到对方学校参观学习。

“尽管如此,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青少年的交流,是中德关系的未来,我们还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这是凯茜的经验之谈,也是她的工作梦想,为了这一梦想,她仍在努力践行,脚踏实地地走在中德人文交流的路上。

(陈虹嫣: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教授,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舒越: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本科三年级学生)

(责编:贾文婷、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