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为攻克白血病贡献“中国方案”

陈竺院士获瑞典舍贝里奖

2018年02月09日16:37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上海2月9日电 近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8舍贝里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竺教授,同时获奖的还有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院的安娜·德尚、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的修格·德特,表彰他们在“阐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机理并发展了革命性治疗”方面的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这三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他们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TO)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进行联合靶向治疗,使得这一疾病的五年无病生存率跃升至90%以上,达到基本“治愈”标准。同时从分子机理上揭示了ATRA和砷剂是如何将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和凋亡,从而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极为凶险的白血病,以往死亡率极高,而瑞金医院王振义院士带领团队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研究,利用中医的“改邪归正”理念,找到全反式维甲酸这一药物诱导肿瘤细胞成为正常细胞,创建肿瘤的“诱导分化”理念,为癌症治疗提供了全新路径,并于1988年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血液》(Blood)上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全反式维甲酸临床应用论文,引起国际血液界的震动。此后,王振义的学生陈竺和陈赛娟深入研究该方法的作用机理,并联合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张庭栋教授共同攻关,进一步验证和发现了砒霜的相关疗效,在国际上提出了“协同靶向治疗”的方法。 经过多年努力,陈竺及其团队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两药联合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可,逐渐成为了国际治疗该病的标准方案。

法国德戴教授和德尚教授因发现了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融合基因,德黛还在三氧化二砷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因此,他们和陈竺一起获得舍贝里奖。瑞典皇家科学院指出,获奖者有条不紊地揭示了导致此种疾病的分子机理,从而使其科学治疗成为可能。他们识别了该型白血病细胞中的一种特异基因突变,并对其错误蛋白质加以摧毁,从而阻断了导致病人死亡的过程。该疗法使得癌症细胞失去自我更新能力而被清除。在许多国家,此种联合疗法已成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治疗。陈竺院士说:“与德戴博士和德尚博士分享负有盛名的2018舍贝里奖是我的莫大荣誉,因为该奖是对癌症研究重要贡献的认可”,陈竺教授认为:“获得此奖并不仅仅意味着荣耀,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促使我和我的团队以及合作者们要继续努力破解其他类型血液癌症的发病机理,通过与其他伙伴的合作来发展针对这些疾患的创新、有效治疗策略。”

据悉,由企业家本特·舍贝里2016年捐献约2.5亿美元创立的舍贝里基金会,主要用于推动聚焦于癌症、健康和环境的科学研究。负责颁发该奖项的瑞典皇家科学院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化学以及经济学奖的评选机构。(朱凡 姜泓冰)

(责编:朱欣(实习生)、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