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南南人权发展新机遇(权威论坛)

2018年01月11日05:1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2017年12月7日,首届“南南人权论坛”在京开幕。图为论坛现场。本报记者 赵益普摄

  当地时间2017年10月11日,刚果(布)总理穆安巴登上正在刚果(布)进行友好访问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赞誉医院船为刚果(布)民众提供的免费诊疗服务,称和平方舟以实际行动向世界传递大爱与和平。图为在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上,穆安巴(左)与刚接受完B超检查的患者交流。人民视觉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交部共同举办的首届“南南人权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余位代表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南南人权发展的新机遇”的主题展开对话,共商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人权发展大计,并讨论通过了《北京宣言》。

  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南南人权论坛”的贺信中指出,中国人民愿与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会代表对此一致表示赞同,认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在人权领域展开合作,将拓宽南南合作领域,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人权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减贫成绩足堪楷模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展权问题特别报告员 萨德·阿尔法拉吉

  当今世界还有许多地方的发展权没有得到实现,而中国在减贫工作方面成绩斐然,应被视为楷模。

  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政策框架为我们提供了实现发展权的新动力,《发展权利宣言》也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环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就是以《发展权利宣言》作为依据制定的。

  发展权问题特别报告员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特别报告程序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报告可以作为倡导的工具,提升公众对于相关问题的认识,并且也可以作为制定国际标准和准则的指导。通过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进行接触,促进保护和实现人权。

  南南合作潜力巨大,存在很多机遇,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以创新的方式实现人的发展,并且充分实现发展权。

 

  发展中国家应成为完全利益攸关方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跨文化人权中心主任 汤姆·茨瓦特

  过去五年里,中国每年约有1400万人摆脱了贫困,这和精准扶贫密不可分。与此同时,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也增加了1.5岁,现在达到了76.5岁。很明显,中国在人权问题上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过去五年中国为促进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和谐发挥了更大作用。这个国际秩序中包括国际人权体系。去年3月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中国代表140个国家发表“促进和保护人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这个联合声明代表着众多联合国成员国,希望中国在人权问题上能够发挥指导、协调和领导的作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是让所有人的声音都得到倾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中国家不能够只发挥次要的、支持性的作用,而应该成为全球治理体系中完全的利益攸关方。

 

  为南南合作注入新动力

  布隆迪总统首席新闻顾问 威利·尼亚米特韦

  如果说过去的南南合作概念是将其限定为通过中国、非洲及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技术和知识交流来实现发展目标的话,如今这种传统形式已然注入了一股新的发展动力,那就是:越来越多地重视人权的发展。

  对不断发展的南南合作而言,这方面意识的加强很有可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因为除了商业、科技和投资活动之外,它又逐步地将人性、人类尊严和个人价值等概念纳入到合作框架之内。

  南南国家必须齐心协力地去改变现有局面,一方面要更多地参与到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另一方面要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新世界的目标下与所有阻碍力量作斗争,以此来弥补南北合作的缺陷。在中国举办专门讨论人权发展问题的会议不仅强有力激发了南南合作的活力,有利于在尊重每个国家特殊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实现和平共处,同时还展现了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团结一心共建人权事业的决心。

 

  减贫是对人权最大的保护

  泰国人民梦想基金总裁 鲍恩·雅思托恩

  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近40年,中国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并未忽视人权,并且积极参照《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努力保障人们的各种权利。中国的做法值得尊敬,并且为其他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参照。在发展中国家,贫困往往是侵犯人权的最大原因。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的脱贫、减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在推进包容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中国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标杆。不仅如此,中国在基层治理、农业帮扶等方面均给予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巨大的帮助。通过学习中国,走正确的发展路线,以可持续的方式生产和生活,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渐摆脱了贫困,减少了贫困人口,这是对人权最大的保护。

 

  全球人权治理的中国方案

  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副院长 陈佑武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和丰富了人权观念,为全球人权治理提供重大历史契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人权主体上强调人类整体,在人权内容上强调共同安全与共同发展,在人权本质上强调共同利益与共同价值,在人权实现上强调共同义务与共建共赢。

  针对当前全球人权治理的乱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际上已经揭示了全球人权治理的中国方案,即以生存发展为条件,以和平安全为前提,在尊重和保障各国主权基础上促进全球人权治理。

  在国家存在的前提下,人类的人权实现应是各国共同之责。各国应抛弃前嫌,在人权问题上携起手来,共同致力于人类社会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是中国对世界提出人权实现的新思路,是中国对于国际人权事业发展的巨大贡献。

 

  给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指明方向

  苏里南外交部长 拜赫勒

  南南人权论坛给我们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对当今人权体系的方方面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帮助我们更好地推动合作。2015年,苏里南打响了“扶贫攻坚战”,确保所有苏里南人都能够享受基本人权,包括基本的卫生、教育、住房、养老等权利。

  中国在很多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帮助苏里南改变现状,实现更好的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被写入联大决议,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事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将成为我们改变现状的重要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期待,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高度契合,与联合国共同安全的和平理念高度契合,给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完全可以在改变现状的过程当中发挥领导作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建设性对话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咨询委员会主席 米哈伊尔·列别杰夫

  2016年,俄罗斯和中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促进国际法的声明》。在这份声明里,两国重申了会完整履行《联合国宪章》以及《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所反映出来的国际法律原则。这份声明重新确认了国家法律原则是建立以共赢合作为特点的公正公平国际关系的基石,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平等和不可分割的安全和经济合作共同空间的必要条件。中俄之间的这种成功的建设性对话正是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保护人权所必不可少的。

  人权问题从来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我一直赞同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去看待人权问题。因此在人权领域的国际合作当中,我们鼓励国与国之间以平等、尊重的原则进行对话,最终达成共识。

 

  南南国家人权发展的新机遇

  加蓬国民议会秘书长 帕拉·布鲁斯·康斯坦

  习近平主席在众多场合阐释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话中,他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发展中国家的决策者往往因资源薄弱而面临困境:国家应该先考虑经济增长,还是应该先考虑人权保护?如果优先发展经济,那么人权要求就会被视为发展政策的障碍。如果优先保障人权,国家则应该先把建设中心从经济方面转移出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机遇,将人权发展融入南南国家的发展战略当中。这一思想为发展中国家提出了相互协作、平衡发展的新路径。

 

  南南合作助巴新实现健康权

  巴布亚新几内亚卫生部秘书长 帕斯卡·凯斯

  疟疾问题一直困扰着巴布亚新几内亚,阻碍着我们国家人民健康权的实现。这些年,通过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深入合作,我们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中国在疟疾防控方面有着先进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应对经验,于是我们联合了中国等国,针对疟疾防控研究展开深入合作。在过去的15年当中,有许许多多的中国医生、学者来到巴布亚新几内亚工作,帮助我们进行相关的医疗研究,建设我们国家的疾病防控体系。同时,我们也派了大量留学生去中国学习,和中国的学者一起进行研究工作。我们已经和中国政府签署了一系列的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开展更深入的医学领域合作。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内彻底消除疟疾,实现巴布亚新几内亚人民的健康权,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离不开中国等国家的支持。

  在公共卫生、疾病防治等许多领域,我们都很难完全凭借自身的力量实现保障人民健康权的目标,南南合作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我们也正在寻求更多、更好的合作方式,希望在各个领域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为实现国民健康权而共同奋斗。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付子堂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进入“转换期”和“调整期”,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国际社会迫切呼唤新的全球治理理念,构建新的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被多次载入联合国有关决议,已成为构建新时代全球治理新模式的思想基础,指导民主化这一全球治理核心问题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现实路径探索。坚持各国之间和平相处、共同发展,实现新时代全球治理新模式的核心人权价值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一带一路”倡议相契合,最终实现每个国家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制图:赵益普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11日 23 版)

(责编:白宇、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