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求解“无就业增长” 印度得走自己的路!

2017年10月17日07:31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无就业增长”现象是印度的经济增长结构决定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长期研究印度经济问题的刘小雪告诉新华社记者,当前印度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服务业推动,而且主要是金融、电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而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印度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出来,主要出路就是服务业,然而绝大部分人进入不了高附加值服务业,只能进入低端服务业,实际不利于消除贫困。

【有工作才有“人口红利”】

对于“无就业增长”问题,印度政界、经济界也有很多讨论,最便捷的出路是发展制造业,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所以莫迪政府上台后鼓励“印度制造”,效果却并不明显。制造业并非印度的经济增长点,事实上,目前制造业在印度GDP中的比重仍在继续下降。

庞大的待就业人口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解决不好,甚至可能危及国家稳定。随着技术进步带来的自动化浪潮,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是夕阳产业,即使是低端服务业对知识和技术含量的要求也在提高。对印度和中国这类人口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充足就业就是一个巨大挑战。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庞大人口在很大程度仍是一种负担。很多工种其实早就可以被机器和人工智能替代了。一些经济学家期待的‘人口红利’,主要是希望有人消费,担心人口减少、消费不足使增长乏力。但归根结底,人必须先有工作、创造价值才能有消费的能力,”刘小雪说。

【时代已变,老路不通】

刘小雪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承接了大部分从日、韩、东南亚转移来的制造业,当时技术和人工智能还不发达,中国还是相对传统的工业化模式,所以能够承接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今天,传统制造业逐渐被机器和人工智能替代,再大量提供这类岗位意义不大。另一方面,要推翻已成型的国际产业格局,期待其他国家退出市场,把大量就业岗位转移至印度,显然并不现实。

印度也试图通过保护国内市场来提升本国制造业地位,频繁对“中国制造”设置非关税壁垒。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6年,印度是对华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国家,达到21起,比美国还多1起,大大高于欧盟的9起;2017年上半年,印度对华发起贸易调查已达12起,再次“独占鳌头”。

只是,在世界贸易组织为主导的全球贸易自由化框架下,这种方法已难以奏效。事实是中国对印度贸易规模、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去年印度对中贸易逆差500多亿美元,占了印度对外贸易逆差总额的一半以上。

刘小雪说,印度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短期内无法消除,但它无法封闭市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都必须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竞争。即使和其南亚邻国相比,印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不明显。譬如在纺织业领域,GDP规模仅为印度十分之一左右的孟加拉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成衣出口国家。

要大力发展制造业,印度在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制度环境等方面都存在阻碍。世界银行近期发布的《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中,论“做生意便利程度”,在190个国家和地区中,印度排名130位。如果能有效优化制度环境,印度市场仍有一定潜力。刘小雪指出,如今中国不少手机制造商已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印度,这就是好的开始。但总而言之,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都发生了变化,解决就业、保持增长,印度必须要摸索出一条自己的路。(沈敏)

(责编:樊海旭、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