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一带一路”为中巴合作注入活力【2】

——访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孙卫东

人民日报记者  孟祥麟  杨  迅  宦  翔  徐  伟
2017年04月20日10:19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二期(哈维连至塔科特段)施工现场。孟祥麟摄
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二期(哈维连至塔科特段)施工现场。孟祥麟摄

2015年4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主席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其间双方同意以中巴经济走廊为引领,以瓜达尔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合作为重点,形成“1+4”合作布局。

两年过去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巴基斯坦的推进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中巴经济走廊进展如何?带着这些问题,人民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孙卫东。

人民日报记者:反全球化思潮兴起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复苏有什么作用?

孙卫东: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正处于新的十字路口。经济全球化进程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巨大动力,深刻改变了各国的发展面貌。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脆弱乏力,增长基础不稳,反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大有抬头之势。但是,我们不能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更不能因噎废食,放弃甚至阻碍全球化的发展。习近平主席明确表示,中方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和“便车”。中国的发展经验表明,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是正确的战略选择,关键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让这一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更好惠及到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

3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契合了沿线国家发展与合作的现实需求,契合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短短三年多时间内迅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果和进展超出预期,对于推进经济全球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是这一倡议带动各国经济发展,拉动世界经济复苏。“一带一路”已经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是这一倡议使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一带一路”倡议植根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是其最鲜明的特色,有利于解决经济全球化面临的不平衡问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更加普惠、包容方向发展,实现发展“再平衡”,使全球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个国家和人民。

三是促进协同联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是各方一起奋斗的共同事业。它以互联互通为着力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推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使世界各国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记者:请问巴基斯坦目前有哪些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或者合作的主要项目?有何亮点和突破?未来发展方向如何?

孙卫东:中巴开展“一带一路”合作的主要方式是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设想于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巴期间提出。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对巴进行成功国事访问,正式确定以走廊建设为中心,瓜达尔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为四大重点的“1+4”合作布局,并见证签署和启动一大批走廊项目,中巴关系史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先行先试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对于“一带一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先行先试作用。走廊由最初概念提出、搭建框架、建立机制并到全面实施,只用了短短不到4年时间。目前,走廊框架下在建或已建成的早期收获项目18个,总投资额已达185亿美元。今明两年将陆续有重大项目竣工,走廊即将进入早期收获模式,可以说是“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进展最快,效果也最为显著的合作,为今后的拓展和深化两国友好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是示范作用。走廊合作源于双边关系,反过来又促进和深化了双边关系。中巴两国政治关系亲密友好,双方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早在走廊诞生之前,中巴两国长期密切合作。走廊启动后,迅速成为中巴务实合作的主要平台,为充实中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新时期中巴合作的最大亮点。

三是发挥旗舰作用。走廊规划合理,门类齐全,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全要素合作体系。自2013年中方接收瓜达尔港运营以来,港口各项功能修复完毕,码头恢复设计吞吐能力。去年11月中巴首次成功共同组织车队穿越巴基斯坦,通过瓜达尔港向海外大规模出口集装箱,实现了中巴之间的海陆贯通。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升级改造、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巴基斯坦南北的经济大动脉,有力改善巴境内交通状况。中巴跨境光缆项目将打通中巴信息联通瓶颈。在能源领域,12个开工在建的能源项目建成后将为巴提供约1100万千瓦电量,弥补巴面临的能源缺口。依托走廊能源项目建设,到2020年前后巴电力供需有望达到初步平衡。在产业合作方面,巴方与我们合作积极性很高,各省都希望通过与中方合作,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双方正在就开展相关合作进行前期规划。

可以说,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巴经济发展搭建动脉,提供造血功能,其对巴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长远的。同时走廊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双边合作的范畴,其快速推进已引起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关注,成为热议的话题。前不久,经济合作组织(ECO)峰会《伊斯兰堡宣言》专门表示,欢迎中巴经济走廊对于地区整体发展发挥催化剂作用。我们认为中巴经济走廊是开放的倡议。我们愿在同巴方协商一致基础上探讨第三方参与走廊建设可能性。可以预见,走廊建设不仅将深刻改变巴发展面貌,深化中巴合作,也将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地区融合协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

人民日报记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对于推进“一带一路”有何启示?此外,走廊建设还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如何应对解决?

孙卫东:中巴经济走廊快速全面推进,既得益于双方的政治共识,也得益于双方遵循的基本方针和原则,这主要包括:

一是高层引领,科学规划。两国领导人均十分重视走廊建设,确定了“1+4”合作布局,为走廊建设指明了方向。两国建立了机制化的合作机制,定期对合作进行规划和总结,在全社会形成了支持走廊建设的广泛共识。二是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中巴经济走廊将互利共赢作为根本宗旨,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巴“2025发展愿景”对接,共同实现发展梦想。三是循序渐进,长短结合。走廊合作既急巴方之所急,有巴方迫切需要的多个能源领域项目,也有着眼长远的公路、铁路、产业园区等合作。双方的合作项目还在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动态调整和更新。四是面向全巴,惠及民众。走廊项目在全巴各省或地区均有分布。去年12月,双方在北京成功召开走廊联委会第六次会议,巴各省份首席部长出席会议,充分体现了走廊建设的包容性和普惠性。五是企业主体,市场原则。充分调动和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引入市场竞争的活力。六是保证质量、确保安全。我们把走廊建设和安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两个轮子一起转。在加强企业自身安保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巴方加强对走廊项目的安保工作,巴方为走廊建设设立了1.3万人的特别安保部队,内政部和地方政府为走廊建设安保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这一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在巴政府及军方共同努力下,巴基斯坦安全形势有所改善,巴方为保障走廊项目安全也作出巨大的努力。但我们还是要继续重视并且共同扎实做好走廊安保工作,确保在巴人员机构安全,这是走廊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

目前,双方正在加紧制定走廊远景规划,根据巴未来发展需要及两国合作前景,对走廊中长期发展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推动建立更高水平的合作关系。

人民日报记者:中巴友谊源远流长,巴基斯坦是中国在世界上唯一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您认为巴基斯坦社会各界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巴基斯坦和世界的重要意义?巴基斯坦能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发挥哪些独特的作用?

孙卫东:巴基斯坦各界对中巴经济走廊均持欢迎支持态度。巴基斯坦总统、总理等领导人高度赞赏并坚定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巴基斯坦人民普遍认为中巴经济走廊将改变巴国运,希望积极参与走廊建设。侯赛因总统在今年中国农历春节贺词中表示,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一带一路”理念,为巴中两国经济和贸易关系注入了活力。中巴经济走廊就是这一理念的真实写照。谢里夫总理多次表示,走廊是改变巴国运重要机遇。他多次赴走廊项目现场出席开工仪式,对走廊建设成果表示满意,要求巴各部门积极配合中方,推进走廊建设,尽早完工并惠及巴人民。他还强调,走廊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与中方的合作理念也是一致的。此外,巴联邦和各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并一致支持和参与走廊建设。巴多数民众也积极拥护走廊,畅谈和展望走廊给巴带来的巨大变化。

巴方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巴深厚友谊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民意基础。中巴两国是肝胆相照的信义之交,休戚与共的患难之交,堪称国与国友好相处的典范。巴基斯坦人民将中巴友谊比喻为“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中国人民则亲切地称巴基斯坦人民为“铁哥们”。中巴友好合作是巴跨党派、跨地区的共识,不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干扰,不受国内政治变化的影响。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巴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方面提供了独特优势。

其次,巴地理位置优越,联通东西,贯通陆海,是连通中国、中亚、南亚、中东乃至欧洲的重要桥梁。巴基斯坦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中巴及两国与本地区其他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便利中国同上述地区的经济交往。

第三,巴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是中方开展务实合作天然的合作伙伴。巴基斯坦约有2亿人口,居世界第6位,其中35岁以下的人口占65%,在承接中国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两国产业对接与合作,将为巴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据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美国德勤公司分析,中巴经济走廊在2015年—2030年将为巴直接创造70万个就业机会。同时,中国产业在巴落地,将为巴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帮助巴方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支持巴工业化进程,拓展巴方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

人民日报记者:您能否介绍几个巴基斯坦人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动人故事或具体事例?

孙卫东:在走廊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仅仅在瓜达尔港就有许多故事。生活在瓜达尔港的穆哈迈德老人今年65岁,全家共10口人,生活并不富裕。当他听说中方要捐款在当地建立一所学校,便毫不犹豫把自己一块752平方米的土地无偿捐给政府,由中方在此援建了法曲尔小学,并已投入使用。当初捐地时,老人的亲戚们都表示,瓜达尔地区地价正在快速上涨,你把地捐了吃了亏。但老人却说,“没有这所学校,这块地什么也不是。我不关心地价升到多高,我关心的只是孩子们有学上。”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实现振兴的根本之策。法曲尔小学建成后成为当地初步具有现代化教育条件的小学,大受欢迎,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法曲尔小学计划招收150人,实际已接纳349名学生。去年,我曾赴该小学访问并向孩子们赠书,我告诉他们,梦想要通过勤奋的学习而实现,通过学习可以打开通向世界的窗口,打开通向美好生活的大门。我看到孩子们眼中闪动的求知光芒,令我非常感动。

在走廊建设过程中,还有很多彰显中巴友好的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成为中巴友谊新的财富,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诵。

去年9月卡拉奇至拉合尔高速公路(木尔坦至苏库尔段)三分部工作的巴方工程师阿里的妻子在打扫卫生时,突然跌倒在地,不省人事。待阿里赶到医院时,妻子已在ICU抢救,医生告诉他,他妻子是心脏病,暂未脱离生命危险,手术治疗需要预缴80万卢比。面对天文数字般的治疗费用,阿里心急如焚、一筹莫展。

得知这一消息,项目中资公司紧急组织捐款,公司员工纷纷慷慨解囊,紧急筹款15.1万卢比。阿里收到后泪水盈眶,感激万分。与此同时,中建公司国内总部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组织公司30余个项目员工捐款,三天时间捐款金额达到60万卢比。阿里的妻子得益于这笔善款,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后续康复效果也很好,现在已经完全恢复健康。阿里感恩中建公司对他的无偿帮助,更加积极努力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已经成为当地巴籍员工的榜样和表率。

人民日报记者:“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5月在中国举行,这是中国今年非常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巴基斯坦社会各界对此有何期待?

孙卫东:“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是今年我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巴社会各界对我国举办高峰论坛高度关注和期待。巴基斯坦总理是最早确认与会的外国领导人之一,巴方多位主要内阁部长将出席论坛高级别会议。中巴双方将通过高峰论坛,展现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早期收获成果,全面总结经验,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加强发展战略对接,为走廊下一阶段建设和实现互利共赢打下坚实基础。我们相信,中巴合作将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人民日报记者: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近五年来的中国外交,您倾向于怎样概括?为什么?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主张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向正确方向发展,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您认为这些主张具有怎样的价值?

孙卫东:我认为,这个词是“打造命运共同体意识”。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外交不断开拓进取,中国正在成为国际体系变革中最积极的因素,正在成为推动全球治理改革中最活跃的动力。中国致力于推动国际社会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并为全球秩序演进指明前行的方向。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指出,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无论是面对军事、政治等传统安全挑战,还是面对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挑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倡导国际社会必须牢固树立责任共同体意识。中国始终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不搞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零和博弈,不走国强必霸的老路。与大国相处,坚持不冲突、不对抗,与小国相处,要坚持平等相待,义利相兼,义重于利。通过进一步深化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近年来,国际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抬头,各方对全球化走向和未来发展前景感到迷茫。中国始终高举全球化大旗,倡导全球自由贸易和互联互通,推动创新发展理念,呼吁赋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多代表性和发言权,坚持多边主义,让发展更加平衡,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中国一贯主张建设开放透明、互利共赢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不搞排他性的小圈子,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国际互利共赢合作,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世界,既做大蛋糕,更分好蛋糕。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提出的打造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为化解矛盾、走出困境提供了中国方案,帮助国际社会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

2014年,在上海亚信峰会上,中方提出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的亚洲安全观。2015年,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会晤上,中方提倡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在第70届联大期间,中方强调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6年,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中方坚持推动创新增长、深化结构性改革、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始终积极参与国际发展重要进程,积极倡导共建、共享、共赢发展理念,将自身发展同各国共同发展有机结合,倡导通过对话协商、交流互鉴,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建一个和平、安全、繁荣、开放的美丽新世界。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推进经济全球化、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沿线国家的重要一步。“一带一路”如船之双桨,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弄潮儿;如鸟之双翼,将带动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复苏及腾飞;如人之双臂,将让中国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面临重要机遇。中方愿与巴方一道,继续巩固全天候友谊,深化全方位合作,积极致力于推进中巴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巴携手共筑命运共同体,将为中方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一个和平安全、繁荣开放的新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责编:王欲然、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