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俄日岛争始末 数百年来四岛领土主权争端不断【2】

【今生】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向西看”的战略受挫,财政一度捉襟见肘,因此开始谋求改善俄日关系,在四岛归属上的立场曾一度动摇。
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在四岛问题上的态度一度接近《日苏联合宣言》,即在与日本缔结和平条约后,将较小的齿舞、色丹两岛交还日本。
然而,日本却与俄罗斯相反,将领土问题谈判作为缔结和平条约的前提,导致双方在领土争端和和平条约两个方面都没有进展。不仅如此,日方还难以接受仅拥有齿舞、色丹两岛,因为两岛面积不到四岛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因此,日本以1855年2月7日签署的“日俄通好条约”为由,声索全部四岛主权。日本还将2月7日设为“北方领土日”,每年都会举办纪念活动。
然而,俄方认为拥有四岛是二战的结果,改变这一结果将意味着否定二战。俄方不止一次警告日本要“正视历史”。
对俄罗斯来说,千岛群岛是鄂霍次克海东南部的天然屏障,可以保证俄东部边界的安全。因此,俄政府不仅加大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还加强了在四岛的军事存在。
日积月累之下,俄罗斯逐渐“抹去”日本在四岛的影响力。现实的例子就是俄方领导人不时登岛视察,日本官员却只能坐飞机远远“视察”。
今年5月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俄,期待在领土和经济等议题上有所突破。对面临西方制裁和孤立的俄罗斯来说,日本正是打开西方对俄统一阵线的突破口。
但仅隔了10多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在20日明确表示,在南千岛群岛(北方四岛)问题上,俄罗斯不会与日本做任何交易。这进一步体现了双方在领土问题上的不可调和性。
更何况,俄日的“友谊小船”上,还有另一个“船员”——美国。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一语中的:美国是日本的主要安全保护人,日俄关系的巩固会使美国担心其在东亚的影响力受到削弱。
因此,有观察人士提出,在俄日立场僵持、美国又不支持解决争端的情况下,俄日岛争必然难以在短期内解决。(郑昊宁)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