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篪谈G20杭州峰会筹备工作【2】

问:中方主题和议题的设计方案涵盖了国际经济合作的方方面面。大家都很关心,杭州峰会最后将取得什么成果,中方对此有何期待?
答:这个问题很好。我愿结合峰会的重点议题,谈谈中方对峰会成果的期待。
大家知道,当前世界经济的最大问题是增长乏力。那么,增长的动力从哪里来?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为,要从创新中来,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这几年,主要经济体以应对危机为主要目标的短期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单纯依靠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世界经济的深层次问题。要实现可持续、健康、稳定增长,靠什么?最终要靠改革,靠创新,这是解开提高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这把锁的钥匙。当今世界正孕育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创新在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实现经济强劲增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中方将“创新增长方式”确定为杭州峰会重点议题之一,推动的是“大创新”,即以科学技术创新为核心,带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创新。中方期待杭州峰会在推动创新、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和数字经济等方面达成共识。
如果说促进增长是G20的中心任务,那么完善治理则是G20的另一面旗帜。国际金融危机以来,G20在完善国际金融体系、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言权和代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社会予以高度评价。中方希望G20成员在已有基础上,继续推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国际税收、绿色金融、能源治理、反腐败等领域合作,进一步提高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平衡性、机制的可靠性、行动的有效性。
重启贸易和投资双引擎,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驱动力,是今年G20工作的又一重要目标。一段时期以来,国际贸易增速放缓,已连续多年低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速,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困境。中方推动贸易部长会机制化,成立贸易和投资工作组,就是为了把贸易投资摆上G20的重要议程,努力扭转这一局面。中方希望通过杭州峰会,G20成员能够重申反对保护主义承诺,并就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协调发展、促进全球贸易增长、支持全球价值链发展、加强国际投资政策合作等达成共识。
发展是今年杭州峰会的另一个重点。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高度重视发展问题,认为促进发展是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普遍愿望,也是解决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根本之道。今年是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元年。G20成员完全可以通过各自和集体行动在落实发展议程方面引领风气之先,让落实议程实现“开门红”。此外,G20还将围绕鼓励多边开发机构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鼓励青年创业、提高能源可及性、提高能效、加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农业技术与创新等具体问题展开讨论,推动形成积极成果。
问:中方在安塔利亚峰会上发布杭州峰会会标,引起广泛关注。能否介绍一下峰会会标的寓意?
答:浙江杭州是风景秀美之地,也是创新活力之城。G20杭州峰会的会标,就是用20根线条,勾勒出一个桥型轮廓,同时辅以“2016年G20”的英文和篆隶“中国”印章。桥,在G20独具含义。曾几何时,全球经济治理为发达国家所垄断。G20是第一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机制,是历史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G20本身就是一座桥,一座连接历史与未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桥梁。在2016年的杭州,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当下,桥又有了新的含义。它寓意着对G20成为全球经济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的殷切期望。桥梁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互联互通,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我们希望,以杭州峰会为桥梁,各国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世界经济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问:听了您的介绍,各方定会对杭州峰会充满期待。从现在到9月杭州峰会仅有半年多的时间,中方筹备工作下一步有哪些考虑?
答:确实,筹备工作时间很紧,任务很重。好在前期工作已打下扎实基础。从不久前结束的首次协调人会议和财金副手会情况来看,各方都对中方的议题设计、成果设想和会议组织予以肯定。下一步,中方将继续秉持开门办会理念,坚持开放、透明、包容原则,同各方保持密切沟通协调,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到位,共同推动杭州峰会取得成功。
我们将继续按照设定的目标,通过协调人渠道、财金渠道、专业部长会和工作组等机制,进一步凝聚共识,为峰会做好成果准备。接下来,我们将在广州、厦门、杭州、武汉等地举办协调人会议,在上海、成都等地举办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上海、北京、西安等地分别举办贸易、就业、能源、农业部长会议以及一系列工作组会议,多渠道、多领域并进,为峰会成果推进奠定基础。
为了更好地体现峰会的代表性,我们邀请了埃及、哈萨克斯坦、西班牙、新加坡、老挝、塞内加尔等嘉宾国全程参与峰会进程。我们还将举办工商峰会(B20)、劳动会议(L20)、青年会议(Y20)、妇女会议(W20)、智库会议(T20)等配套活动,倾听各界的声音,提高杭州峰会的包容性,为G20合作构筑广泛的社会基础。
我们将保持开放,以G20主席国的身份,在峰会前同有关地区、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对话交流,介绍中方办会理念和思路,听取好的意见建议,让峰会取得更多成果,让成果惠及更多民众。
同时,我们将继续全面做好内部准备工作,做到政治准备、会务组织、安全保障、环境交通、新闻宣传等齐头并进,为举办峰会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确保圆满成功。
![]() |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