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极主张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人民网休斯敦2月25日电(记者 廖政军)25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举行的2016年IHS剑桥能源周电力日专题活动上,应邀出席的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在主旨演讲中详细阐述了中国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世界能源变革转型的战略主张、研究结果及发展前景。刘振亚指出,依托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等新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条件已经具备,一旦建成,其经济效益巨大。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体现”
随着新一轮能源变革时代的到来,加快建立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战略目标。
去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这一主张是中国领导人站在世界高度,继“一带一路”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议,是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创新。
什么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刘振亚介绍说,电是最清洁高效的能源,电网正在成为各类能源开发、配置、使用的平台,能源互联网必然是互联电网。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基础网络措施,全球交通网和通信网已基本建成,实现跨国跨洲联网,能源互联网也必然向全球“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方向发展。简单而言,它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实现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
刘振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多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立足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当天,国家电网公司还发布了“一极一道”即北极风能和赤道太阳能资源研究成果。历时三年多的研究表明,依托以特高压为基础的先进输电技术,“一极一道”基地所产生的电力能够高效传输到各大洲主要负荷中心。同时,电网智能控制、大规模储能等技术发展,也能够适应清洁能源大规模接入并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创始人、特别高级顾问科尔和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曾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代表世界未来能源发展方向,是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根本性、系统性解决方案。这与联合国发起“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倡议不谋而合,与国际能源署的努力方向也是一致的。
美国能源战略专家、IHS剑桥能源咨询公司副主席丹尼尔·耶金对本报记者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极具开创性的伟大构想,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体现。”考虑到特高压输电距离能达到5000公里,可以实现大洲之间的电网连接,比如从亚洲到欧洲甚至更远,这有助于重塑后化石能源时代的全球能源新格局。
三个阶段稳步实现全球能源互联
世界能源发展正面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三大难题。刘振亚指出,解决上述难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加快清洁发展、实施“两个替代”:即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以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发电替代化石能源发电;能源消费实施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清洁发电,尽快摆脱化石能源依赖。
他说,全球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仅开发其中万分之五就能够满足全球能源需求。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从现在起全球清洁能源只需保持年均12.4%的增速,到2050年即可实现清洁能源比重提高到80%的目标。他预计,“全球互联网建成时,每年可替代相当于240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减排二氧化碳670亿吨,碳排放可控制在115亿吨左右,仅为1900年的一半,能够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
据介绍,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总体上将分为三个阶段稳步推进。第一阶段为国内互联,即从现在起到2020年,加快推进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国内电网互联,大幅提高各国的电网配置能力、智能化水平和清洁能源比重;第二阶段为洲内互联,即从2020年到2030年,推动洲内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国互联,实现清洁能源在洲内大规模、大范围、高效率优化配置;第三阶段为洲际互联,即从2030年到2050年,加快“一极一道”(北极风电、赤道太阳能)能源基地开发,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实现清洁能源占主导目标,全面解决世界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
各方积极响应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创办于上世纪70年代的IHS剑桥能源周被喻为“能源达沃斯”,是涉及全球能源市场新动向、新形势、新挑战的高端论坛。今年为期五天的论坛活动主题为“能源变革:新世界的战略”,吸引了上千名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商界人士、能源企业高管及媒体人士与会。
刘振亚表示希望与有关各方本着互利互信、共同发展的原则,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务实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他还倡议创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且有望于今年3月份在北京正式成立。
会议期间,一些政要、能源行业领导及国际大型企业负责人纷纷对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进行了积极回应。在一次记者会上,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主席诺曼·贝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无疑是一个具有远见、大胆的构想,其意义重大。” 美国能源部前副部长罗伯特·吉也告诉记者,美国能源界和工业界十分关注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虽然全球能源互联网面临着经济、技术和政治的挑战,但是经济和技术都不是问题,相信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够建成。
墨西哥能源部长科德维尔表示,中国特高压技术的成功,让人坚信全球能源互联网具有光明前景,墨西哥愿意成为北美洲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主要国家。墨西哥国家电力公司首席执行官雷萨则说,愿进一步与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在投融资、工程项目、技术交流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不过,美国IHS剑桥能源咨询公司亚太区气电研究部及中国能源主管周希舟坦言,虽然经济和技术上都不存在问题,但由于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力政策、电力市场构架以及电力市场的运行方式都存在不同,跨国界电力系统的筹划上可能存在挑战。然而目前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希望能源供给更加清洁,电力供给更加顺畅、稳定,因此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将会得到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积极响应。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