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万隆市中心的亚非大道上,一座乳白色的三层建筑显得格外美丽静穆。60年前,第一次亚非会议在这里举行,这座小楼也因此名扬四海。
这栋白色小楼有120年历史。起初它只是欧洲殖民者的俱乐部,1955年第一次亚非会议开幕前夕,时任印尼总统苏加诺正式将其更名为独立大厦。1980年,大厦被开辟为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如今已成为印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为迎接纪念亚非会议召开60周年庆典,印尼政府拨款对独立大厦及周边交通主干道进行了全面翻修。听说记者来自中国,保安热情地请来了博物馆新闻官缇亚,领着记者参观。
走进刚刚翻修结束的展览厅,迎面可见按当时会议实景陈设的主席台。会议发起国印尼、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和锡兰(斯里兰卡)领导人蜡像神情肃穆,身后竖立着29个参会国家的国旗——当时刚刚独立的苏丹来不及设计国旗,便用一块写着国名的白布代替。
展厅中集中悬挂着29块以与会29国文字刻写而成的“万隆十项原则”玻璃匾。“十项原则是亚非会议的重要成果,是在周恩来大力推动下形成的,它的提出标志着团结起来的亚非发展中国家第一次向国际社会发出了自己响亮的声音,作为独立的新兴力量有力地登上国际舞台。”印尼总统大学副校长、国际关系学教授班尤对本报记者表示。班尤强调,十项原则为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厅另一侧陈列着亚非会议的相关文物,历史的痕迹清晰可见。文物对面,展板的历史资料详尽地介绍了亚非会议的由来、筹备和召开情况,其中两幅巨照格外吸引眼球。
其一是“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的残骸图片。当时,美蒋特务制造了“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事件,暗害出席亚非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搭载工作人员和中外记者的飞机从香港飞往雅加达途中爆炸失事,11人遇难。“它是一道伤疤,即便在60年后都还隐隐作痛,”缇亚的语调低沉却坚定,“但它也是一种力量,不断提醒我们万隆精神的来之不易与和平共处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铭记。”
第二张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是周总理接受华人少年梁思谋献花的照片。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年逾古稀的梁思谋仍激动不已。他对本报记者说,“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总理开阔的心胸和高度的智慧让分歧各方愿意求同存异,没有他,亚非会议就不会这么成功。”
现在,大厦沿街的100多根旗杆已旗帜招展,迎候来自联合国和上百名亚非国家的代表。向东望去,一街之隔的萨沃尔—霍曼饭店也已装修完毕。博物馆馆长托马斯告诉本报记者,60年前,亚非领袖就是从萨沃尔—霍曼饭店出发,步行到独立大厦参加会议的,今年亚非领导人还会重走这段路。
“重走万隆路也好,举行会议纪念也好,都是对60年前承诺的坚守。”托马斯说,新时期的亚非会议不再仅仅着眼政治独立,更将重视经济发展,为万隆精神注入新的内涵。“60年前中国在推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今我们希望中国在促进亚非发展繁荣方面发挥更积极作用,把南南合作推向新的阶段。”(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庄雪雅)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20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