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让中阿友谊之花灿烂绽放(国际论坛)

周  烈

2014年12月12日03: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不久前,联合国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习近平主席向大会致贺电。习主席表示,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实现巴以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此作出不懈努力。

  巴勒斯坦问题自1948年5月14日下午4时,犹太人全国委员会在特拉维夫宣告以色列国成立,至今已过去了66个年头。这期间巴勒斯坦人民一直处在战争、流浪、被无视、被边缘的境地中。我们承认以色列建国的权利,我们也同样希望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存权和建国权能得到尊重。

  阿拉伯世界目前正处于一个复杂的动荡时期,但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与理解不能淡化,对中阿友好的认知与理解不能淡化。

  回首过去,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始终是可以相互理解、相互信赖、相互支持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友谊与合作始终都是中阿关系发展的主旋律。

  1956年5月,中国率先与埃及建交。此后又很快与叙利亚、也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苏丹等阿拉伯国家建交。到1990年7月,中国完成了同阿盟所有22个成员国建交的过程。1965年5月,中国同意并帮助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后升格为大使馆)。多年来,中国始终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建立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并给予了巴勒斯坦人民各方面的援助。

  不能忘记的是,在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参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提案联署的国家有23个,其中阿拉伯国家有7个,即阿尔及利亚、伊拉克、毛里塔尼亚、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苏丹、叙利亚和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在成员国所投的76张赞成票中,阿拉伯国家有12张。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希望和平、稳定;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都期盼和谐、幸福。我有幸在阿拉伯国家生活了6年,深刻体会到了阿拉伯人民的热情友好。1977年至1979年,我在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留学。在从学生宿舍大学城到校区的公交车上,经常有不曾相识的叙利亚人替我们几位中国留学生悄悄地买了票。1982年至1985年,在也门塔兹技校工作期间,我们经常会到红海边上去游玩。每当我们在夜色中迷路,总会有热心的也门人骑着摩托车,把我们带到主干道。1991年至1992年,我在埃及开罗大学进修期间,常常会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不小心踩到别人。那些被踩的埃及人从不责怪我,还主动说“对不起”。很多事情都能说明,阿拉伯人民是热爱和平、热情友好的人民;阿拉伯民族是友善、慷慨、大度的民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始终坚持中阿友好,以传承创新的精神做好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中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工作,将中阿友好的火炬一代一代传下去,让中阿人民的友谊之花永远灿烂绽放。

  (作者为中阿友协副会长)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12日 03 版)
分享到:
(责编:耿聪、袁勃)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