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东南亚家政工人权益保护待增强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刘 慧

2014年12月08日03: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近来,一桩两名印尼女佣被虐致死案震惊了印尼社会。这两名女佣的雇主事后被发现是一家非法职业中介的老板,从他家中被解救的其他女佣向警方讲述了她们的悲惨遭遇,没有工资、没有假期、生活条件恶劣、被雇主和其家人动辄打骂。针对印尼女佣被虐事件屡屡发生,印尼国会劳动和移民部认为,印尼很多家政工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得到公正对待,国会将加快制定保护家政工人的法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亚洲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廉价的家政工人的需求不断上升。印尼、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贫困人口相对较多,教育水平有限,大部分劳工尤其是妇女都选择从事技能要求较低的家政工作,他们由此成为海外家政工人的重要来源。据统计,菲律宾是东南亚输出女佣最多的国家,其海外女佣有100多万,印尼紧跟其后,有90多万。菲律宾家政女工平均每年向其国内汇款高达200亿美元,印尼女佣约为74亿美元。不过,这些家政工人在为国家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其自身权益却难以得到保障。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家政工作是劳动力市场上薪酬最低的工作之一,且工作条件较差,例如仅50%的家政工人能享受到最低工资保障,45%的家政工人无法享有假期。总部在新加坡的东盟外劳专项工作组也曾做过一项调查,东南亚国家中约有90万来自柬埔寨、印尼、缅甸等国的妇女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较富有国家充当女佣,其中很多人曾遭虐待,也不能享受休假、加班补贴等基本工作待遇。以印尼为例,印尼一些家政工人的工作时间为14—18小时,其中70万家政工人是未成年人,当中有42%的人遭受过虐待。女佣权益长期受到侵害还一度成为国家间摩擦的根源,印尼就曾因女佣被处死而多次停止向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国输送女佣。

  造成东南亚女佣不能维护自身权益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东南亚一些国家将家政工人视作非正规部门工作者,不受劳工法保护,不能享受正规部门工作者应有的权益。尽管印尼等国就外劳问题曾签署过谅解备忘录,但始终没能有效监督备忘录的实施情况。此外,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在劳工征用流程方面也缺乏规范,很多女佣都是在一些非法中介机构登记,通过一些不正规的途径到国外打工,无法得到正规的培训,一旦权益受到伤害也很难去维护。

  为保障家政工人权益,印尼等国都计划加强对外劳的审查和监管。今年2月,印尼政府表示将批准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实现家政工人体面劳动的189号公约》,并计划从2017年开始停止向国外输送女佣,鼓励印尼劳工向专业领域发展,比如厨师、护士等。专家认为,要保护外劳权益,各国应推动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区域合作保护框架,以便让劳工在原籍国和就业国都能得到保护。各国还应完善国内的培训机制,推动劳工在语言、技能、维权等方面的专业化培训,为其就业提供助力。

  (本报雅加达12月7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08日 22 版)
分享到:
(责编:耿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