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鉴的话
人民日报驻外记者里,不少80后。或激情洋溢,或沉稳质朴,或笔下千钧,或文采斐然。80后观天下、走四方,不一样的境遇,不一样的情怀,共同拼图中国年轻一代的世界观。
开栏首篇,是来自日本的军国君,剪发小故事,折射日本社会的酸甜苦辣。你品咂出哪种味道?
▌刘军国
对于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人来说,理发是一个大问题。网上也有各种询问日本理发攻略的帖子。通常,在理发店剪个头发,怎么也要3000日元(1日元约合0.05元人民币)。中国留学生为了省钱,发明了很多方法:相互剪、留长发、剃光头等等。2011年,有着“平民宰相”之称的时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只花1000日元就在店里理了发,曾备受瞩目。
笔者自3年前赴日本工作以来,一直在朋友推荐的一家“千元理发店”理发。这家理发店虽然便宜,但是总感觉有些地方“缺乏应有的人情味”。
位置隐蔽难找
这家理发店距离日本东京都涩谷区惠比寿车站不足500米。说来奇怪,虽然来过多次,但每次都找不到店门,必须“视而不见”般路过该店十几米,折回来才能找到。据悉,有同样困惑的,这不止笔者一人,其他朋友也有同感。
餐厅楼上才是理发店。 刘军国 摄
仔细分析了一下,理发店虽然在大街上,但因为不在一楼,门口没有摆放理发店标志性的“转棒”,也没有其它明显标识。必须先穿过一楼餐馆贴满广告的玻璃门,在将要拐进楼梯间之际,遇到一道必经的“二重门”,才能发现理发店的广告——这才是理发店的玻璃店门。
理发店玻璃店门。 刘军国 摄
先交钱再理发
时隔几个月没有去理发,这家小店也有不小的变化。以前是在光盘上印上号码,顾客只需按顺序取一张光盘,等到叫到自己号码时,把光盘和1000日元交给理发师就可以理发。现在已经找不到光盘了,取得代之的是自动付款取号机。
在机器中投入1080日元,就可以拿到一张印有号码的小票。“千元理发店”为什么不是1000日元,而是1080日元呢?
其实,今年3月31日之前是1000日元,4月1日,消费税由5%上涨至8%,就变成了现在的价格。顺便多提几句,虽然消费税上涨3%,但消费者可不止多支付3%啊,理发费就上涨了8%!其它食品类上涨幅度就更大了,以前经常买的一种牛奶只需支付198日元,现在价格调整为税前200日元,税后实际要支付216日元。那些依靠退休金生活的日本老人们,日子越来越差啊。
在机器中投入1080日元,就可以拿到一张印有号码的小票。 刘军国 摄
上面提到的自动取号机,在中国大多只出现在银行,但在日本等餐馆随处可见。在日本不少快餐店,如拉面店,顾客直接在机器上根据图片点餐,并投币付款,将拿到的“餐券”交给服务员。这样吃完后,就可以直接走人。这对熟悉这套系统的人来说,十分方便,但对初来乍到的外国人来说,却容易一头雾水。或许在人工成本较高的日本,“收银”等机器可以做的事情就交给机器去做,而高昂的人工则去做机器无法完成的工作。
在日本,尤其东京等大城市,不管理发师,还是出租车司机,只要你不开口,他们绝不会多问一句与服务无关的话,这种氛围寂静得让人发毛。笔者的家人第一次来日本坐地铁时,为电车上的鸦雀无声感到震惊。虽然公共场所的安静环境令人向往,但若是静得死气沉沉,也会令人抑郁。曾在西北大学教授日语的伊藤顺子女士,非常羡慕中国早市上的充满活力的吆喝声,还特意让儿子去体验这种日本已经失传的人情味。
“你要剪短几厘米?”
取完小票后,就等着理发师“喊号”。与中国理发店一样,这里也提供了一些杂志,可以边等边看。这里可没有中国理发店有那么好的服务,给你拿免费饮料喝。这里不用说饮料,就连水也不免费提供。如果口渴了,可以在店内的自动贩卖机上购买。
听着播放的轻音乐,记者看了十几页随身携带的书籍后,终于听到喊“319号”,瞅了一眼手表:14:47。小票显示的付款时间是14:17,等了半个小时,终于轮到了。
“你要剪短几厘米?”坐在椅子上,带上理发披风后,理发师问道。如果你是一名第一次来这家理发店的中国人的话,可能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在国内理发时,一般会被问剪什么发型,但记者赴日本工作之初,第一次来理发时,被理发师“请问你剪短几厘米?”的提问惊倒。如果对厘米没有概念怎么办呢?多次前来消费的笔者也总结出一套经验——剪掉三分之一或减掉二分之一。现在想来,这是一家只负责减“剪短头发”的理发店,不提供“洗发、染发、剃须……”等其他服务的理发店来说,所以被被问到剪短几厘米是工作的必备要求。
“你要剪短几厘米?”理发师问道。 刘军国 摄
给笔者剪发的理发师看起来已经五十多岁。他说,从事理发工作已经35年,以前曾自己开理发店,随着年龄增长,开店太辛苦,3年前开始进入这家连锁理发店工作。据他介绍,这家不足10平方米理发店共有6名理发师,其中有2名临时工。临时工一般周一和周二上班,这样正式工可以轮休。这家理发店一年365天只有3天休息,1月1日、2日、3日。平日每天上午10点至晚上9点,周末与节假日晚上8点关门。
吸尘器的特殊功能
这名理发师对笔者说,自己每小时大约可以给5个人理发,但有的理发师一个小时可以给7个人剪发。
没聊一多会儿,他拿出一面镜子放到后脑勺问笔者“长短怎么样?”回答完可以之后,理发师会拿起一个神器在头上“一通狂吸”。笔者怀着疑问向理发师请教是“那是什么神器”,理发师十分淡定地说:吸尘器。
如果问起吸尘器有什么功能的话,相信百分之百的人都会回答吸灰尘。但是,在日本的理发店,吸尘器却被开发出另外一项功能原本吸纳地面上的尘埃的吸尘器用在了最高贵的头顶上。据悉,一个朋友因受不了这般“待遇”,再也不去这家店理发。
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镜鉴(jingjianpd)。
查看历史消息:文章页面点击右上角→查看公共账号→查看历史消息
分享这篇文章:文章页面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