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关注中国>>中国在世界眼中>>中国社会

西安白水矿社区:千名老人享受免费服务

2014年09月23日16:46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老人高拉子舒服地躺在按摩椅上。

老人坐在按摩椅上看报。

老人们正不亦乐乎地玩着棋牌。

人民网9月23日电 白发苍苍的他,闲适地半躺在松软的按摩椅上,身边的工作人员正在耐心地询问,不时地帮他调高或调低座椅。他的老伴,安静地坐在一旁的沙发椅上,目光温柔地看着他。如此美好的一幕出现在陕西省白水县白水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而这样的生活是诸多老年人所期盼的安详晚年。

这是白水矿社区的退休工人高拉子,现年87岁。原为白水矿区井下工人,自1953年开始,在矿区整整工作了30年。他的老伴今年82岁,作为家属跟随丈夫过来,一直没有工作。他们有5个儿子,都在外面工作。虽然独立生活,但老两口身体硬朗,自己种点小菜,没事就到社区来锻炼休息,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这里都是免费的,不要钱,我们每天都来。”老人对我们说,“我不识字,也不会打电话。她们会来家里,3-5天去一次,干干家务活,帮我们打扫一下卫生。”

社区为老人配备了3名专职服务人员和7名兼职服务人员,并成立了一支由党员、团员、大学生组成的4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一般不会出现服务人员短缺的情况,基本能够持续。那些退休的职工也会帮着干点,互相帮助。”

白水矿社区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有1256人,其中独居老人186人,90岁以上老人7人。“老人要是做不了饭或者不想做饭,楼下有社区食堂,对老人价钱半价优惠,一般一顿不超过5块钱,也就是成本价。要是不想自己过来吃,我们服务人员就送上门。”工作人员介绍说,“对于那些高龄老人,要是平常几天看着没来,我们都会随机去家里看看,平常也会定期上家里了解情况。”

记者看到,服务中心的门口还设置了一个流动医疗点,每天有1-2个人坐诊,基本时刻都有医生在旁边准备。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还上门给老人体检。除订餐和看病服务上门外,社区内的老人还可享受租车服务、水电维修、司法服务、米面油、政策咨询和旅游6个上门服务。

看着座无虚席的棋牌区、健身护理室、康复理疗室和网络室,老人们玩的不亦乐乎,甚至都顾不上回答记者的提问。有两位老人主动过来告诉记者,“我们每天都来这,看看报、健健身、按摩按摩脚或者打打牌。这边都是老人,好玩,挺幸福的。”,神情显得激动飞扬。

据了解,白水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从2012年4月开始筹建,10月22日正式投入使用,由实业公司全额投资,政府没有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两层,一楼主要是便民超市和居家养老餐厅,二楼大厅分为三个区——棋牌区、书画阅览区和乒乓球区;四个室——网络室、居家养老服务综合室、健身护理室、康复理疗室,为老年人提供集健身、娱乐、精神慰藉为一体的日托式服务平台。

为何会想起建立这样一个老人服务中心,矿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白水矿是百年老矿,工人的家属亲人几代人都在这里,矿区人群庞大,已经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再加上老年人人数增加,解决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问题,也是大势所趋。

白水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筹集和运行,的确为矿区千余名老人带来了福音,而且开创了煤矿企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先河。

但在实行了将近两年的免费模式后,以后是否会收费,工作人员说,“现在还说不准,但是公司的资金现在的确很困难,也许不能再长时间的支撑。”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老人们其乐融融,热闹非凡,但仅在一墙之隔,我们看到的是周边村民向里的翘首遥望,如此一比,差异显然。白水矿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固然已走在全国养老事业的前列,但企业主导的养老服务模式在当前中国的现实处境下,毕竟无法全面推广。如何在借鉴白水矿区优秀模式的基础之上,也让更多基层的村民、老人能享受到如此优质的服务,是中国养老服务事业必须面临的课题。若要健康长久地发展,政府必须要挑大梁。

记者依然能想起,当问及周边的村民是否也能免费过来享受服务时,老人们不无得意地说:“不、不、不、这只是我们矿区的老人能来,他们不能来,进不来的。这只是我们矿区退休工人的福利。“

惟愿在不久的将来,不只是白水矿社区这一枝独秀,全国的养老服务事业都能成为灿烂的风景线。(熊如梦)

分享到:
(责编:实习生:熊如梦、常红)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