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至柔若水 润物无声

陈效卫

2014年09月14日06: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在2014年的“欢乐春节”活动上,莫斯科市民在认真学习包饺子。
  谢亚宏摄

  扫描二维码
  体验更丰富

  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微信号上线了。借助微信,用中国软件学习中国文化,堪称地道的“中国风”!

  

  “吸引了俄罗斯人,沟通了中国人,联系了全世界。”这是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微信公众平台认证上线后获得的点赞。中心成为首家上线微信公共号(公共号为moskvaccc)的海外同类机构,获赞颇多。不仅如此,中心自成立一年来,亮点频现。

  带着几分敬佩和期许,记者采访了中心主任、我驻俄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张中华,听她讲述中心励志成长的故事,分享中国风“吹”进俄罗斯千家万户的喜悦,探寻文化传播至柔若水、直指心底的奥妙。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

  “刚开始时,最担心的是饭菜做好却请不到客人。”张中华开门见山,直言创业之艰。但凭借丰富的工作阅历和炽热的开拓激情,张中华与同事们一道克服了初期的困难。

  为中心选址、投入建设是百年大计。经过数次考察、筛选和交涉,最终选定在莫斯科市区繁华的真理路,与俄多家主流媒体为邻,既利于访客,也利于媒体采访,可谓一举两得。紧接着,中心又用“中国元素”进行精心装扮,尽力给客人以“走进中心就走进中国”的亲切感。安好了家,中心连续举办了百余场俄罗斯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展览、讲座、电影放映等。

  第一年,中心首战告捷,各种活动吸引宾客逾万人次。“门可罗雀固然令人失落,但门庭若市也同样让人犯难。”张中华的话题转到了长远发展上。

  在今年大年初一举办的“欢乐春节”活动中,600多位俄罗斯客人将中心的两层小楼挤得水泄不通;而身为主人的张中华忙碌不已,竟未能与到场的几位老友抽空攀谈。“推广中华文化显然需要更大平台,要请进来,更要走出去。”经过紧张运作,在此后的一个月,中心又打响了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战。

  3月3日,中心借力俄罗斯最负盛名的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举办了“礼乐中国——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商周青铜器特展”。40天时间,观展人数飙升至近6万,远远超过了中心一年的访客量。这令大家欣喜不已,也下定了乘胜前行的目标。

  此后几个月,东方艺术博物馆、外国文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莫斯科国际军乐节等这些俄罗斯“高大上”的“国”字头单位,都被中心发展为“走出去”的平台,成功举办了多场展出,在有形和无形中放大了中心海外传播的窗口。与此同时,中心不忘吸引俄主流媒体前来报道,最大程度地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利用俄罗斯人最常去的场馆、最关注的活动、最喜爱的方式,中华文化就容易走入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底,发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张中华感慨地说。

  从楼里到网上

  “在偌大的俄罗斯,‘走出去’也只能到大环(即莫斯科市与周边州的大致分界线)为止,绝大多数地区仍可望而不可即。”中心不断思考着开拓创新。

  张中华举了一个例子:中心连续两年面向俄罗斯民众进行有奖征文活动,一半以上的征文作者来自外地,其中有的来自一万多公里之遥的堪察加边疆区。为了让这些粉丝远距离也能“触摸”中国文化,中心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同时,把目光转向了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力强的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并先后于2013年初和2014年初在俄著名社交网站“联系”和微信上开设机构性质平台,初步建成以俄罗斯社交网络与中国本土社交网络“双轮驱动”的中心网络新媒体传播体系。目前,中心“联系”仅活跃粉丝就超过2500人,为向俄民众发布消息、答疑解惑、开展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心微信公众平台也取得了不俗成绩。把活动从有限的现实空间延伸到无限的网络空间,这是中心创新对外传播方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微信公众平台让我们获赞无数!领导、同事说我们是首创,兄弟单位决心向我们看齐”。张中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不过最开心的是常来参加活动的老朋友们,他们说,用中国软件学习中国文化,堪称地道的‘中国风’!借助微信,关注和参加我们活动的新朋友与日俱增,中国文化中心已从相对局促的小楼,走向了超越时空的网上。”

  从“要我讲”到“我要讲”

  传播中华文化,归根结底是做好“人”的工作,体现以人为本,展示人文关怀。一年多来,中心急人所需,以情暖人,让作为“中国通”的汉学家们倍感温暖。他们主动“出击”,利用理性观点影响民众,与中心共举汉学,在传播中国文化中作用凸显。

  中心工作人员坦言,俄罗斯许多汉学家处在“十年寒窗无人知”的冷清中,为了让他们感受到研究对象国的关怀,中心一次次约见会面,洽谈合作,邀请他们出席各类文化活动,用实际行动来展示中心的真诚和热情。

  “也许,对大多数汉学家来说,最暖人心的是我们送的精神大礼包。”身为博士和俄罗斯文化研究者的张中华对此感受良多。中心图书馆建立后,不仅为汉学家们颁发图书馆贵宾卡,而且赠送了中心的数字图书馆——中华数字书苑的账号和密码。该资料库包括两万册电子图书、100种中国国情综合年鉴、200多种工具书和20份报纸,只要通过账号和密码在互联网上登录,就拥有了一座移动图书馆。这份厚礼,既是对汉学家们长期以来研究、推广中华文化的肯定和回馈,也是对其学术研究给予的信息和资料支持。

  “实际上,中心最感慰藉的还是对维亚特金父子的宣传和举荐。”鲁道夫·维亚特金曾任苏联科学院中国学研究所副所长,致力于《史记》译介三十余载,但去世时仍有30多篇未能译完。鲁道夫的儿子阿纳托利·维亚特金子承父业,经过近20年的全身心投入,终于2011年完成其父未竟事业,翻译、加注并出版了俄文版《史记》第七至九卷。至此,第一部《史记》全本欧洲语言译本问世。今年4月28日,在使馆和中心举荐下,小维亚特金荣获中国文化部颁发的“中外文化交流贡献奖”。

  中国古代史官以父子相传的方式,传承原始史料和修史观,太史公正是沿着这一轨迹,穷尽一生心力写成《史记》。2000年后,遥远北国的汉学家同样子承父业,将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呈现在了俄罗斯民众面前。千载之下,汗青散发墨香,读来总是心血。

  为了能让更多汉学家在有生之年更好地从事研究,中心正积极筛选作品,争取有计划地资助优秀汉学家出版专著。“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许多汉学家不仅主动申请到中心举办讲座,而且在俄媒体上亮相留声,接受访谈发表看法,真实真切地传播中国文化。

  “毋庸置疑,由俄罗斯学者讲解中华文化,民众感觉更亲切,沟通更顺畅,也更易直指心底。”张中华对此深有体会。

  从客人到“家人”

  中俄文化外交工作已经走过65年的风雨历程。65年来,中俄文化不断交融,逐渐在对方国家生根开花,有力推动了中俄关系的发展。互设文化中心是系列重大举措中的一项,它好似及时雨,滋润了两国民众对彼此文化渴望的心田。

  据介绍,中心成立以来最大、最接地气的民心工程是教学培训。中心以当地民众的喜好和需求为突破口,制定长期计划,精心设计课程,实施了初级汉语、少儿汉语、武当武术等长期培训,并先后组织了剪纸、书法、国画、健身气功等短期培训班。由于这些课程迎合了俄罗斯民众的实际需求,因此报名十分踊跃,甚至出现了一席难求的局面。如今年开设的武当武术班原计划每周4次课,但在学生们的强烈要求下,最终增至5次。随着课程逐渐丰富,出现了许多家庭齐上阵的场面:有时是儿子在少儿班学习汉语,父母在成年班练习武术;有时是母女二人同时出现在剪纸课堂。真情收获真心。这些学生在成为中心粉丝的同时,也将中心视为自己的家。

  “我们的特殊客人米哈伊尔确实把中心当成了家”,张中华动情地说。米哈伊尔是一位普通的俄罗斯老人,大学期间主修汉语,因中苏关系恶化未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只能将对中国的热爱藏在心底。中心揭牌以来,米哈伊尔几乎每场活动必到;没有活动时则来看书读报,与中心工作人员交流看法。米哈伊尔常常感叹:“现在俄中关系好了,我却老了,身体也不好,没有办法亲眼去看看中国。感谢中心能让我在这里感受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了却一生的心愿。”

  与米哈伊尔一样,斯米尔诺夫一家三口也把中心当成了家。2012年,斯米尔诺夫一家参加了“50个俄罗斯家庭访京民俗交流”。回国后,妻子娜塔莉亚在中心帮助下,举办了中国题材的画展,向莫斯科市民展示了“一个俄罗斯人眼中的中国”;丈夫亚历山大作为艺术经纪人,则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积极联系俄罗斯艺术和展览机构,为中心牵线搭桥;今年他们还把儿子送到中心来学习汉语。斯米尔诺夫一家与中心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从他们一家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下两国人民交往的扩大和深入,看到了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巩固和加深,看到了两国友好关系的传承和未来。下一步,为建设‘一带一路’多出力,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逐步把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打造成服务国内对俄工作的中国中心和驻在国各阶层最直接了解中国的权威窗口。”对此,张中华满怀信心。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14日 07 版)

 

分享到:
(责编:刘军涛、王吉全)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