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一套黄金强档开始首播 ,引发收视热潮。第26集中,邓小平率团访问美国给观众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事实上,邓小平访问美国的时候,美苏争霸正酣,世界局势动荡。也正是在这年的1月29日,美国白宫南草坪上首次并排升起五星红旗和星条旗,美国总统卡特为中国的贵宾———邓小平副总理举行欢迎仪式。这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历史时刻。此前不久,中美两国刚刚结束了近30年的隔绝,宣布正式建交。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起过关键作用的邓小平,此刻又作为中国人民的代表,开始增进两国相互了解、友谊和信任的访美之旅。
对于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政治性随访报道的《人民日报》记者袁先禄和蒋元椿来说,随着访美行程的展开,等待他们的实际困难还有很多……
“我不记得白宫以前曾经有过如此令人激动的场面”
1月29日上午,当邓小平和夫人一行乘车来到白宫时,一千多名现场民众挥舞中美两国国旗,向中国贵宾欢呼、鼓掌。卡特总统和夫人陪同邓小平和夫人登上演讲台。乐队奏起中美两国国歌,礼炮鸣19响。两位领导人检阅了仪仗队。有美国记者感慨,一个国家的总统举行正式仪式,隆重欢迎另一个国家的副总理,还陪同检阅三军仪仗队,这在世界外交史上极其罕见。
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当时也在现场,他曾回忆道:“当时的气氛就像充了电一样,我不记得白宫以前曾经有过如此令人激动的场面。”
条件有限,随访报道似易实难
这一历史性访问的美好开局,也预示了此访硕果累累的圆满成功。但是,对于随访记者袁先禄和蒋元椿来说,困难才刚刚开始。
当时,人民日报社在美国还没有记者站,所发稿件都是通过新华社传真回北京。两人不得不一人在外采访,一人闭门写稿,然后根据现场情况补充场景的方法发稿。更为棘手的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常常被限制在一定距离之外,看不到现场情况,听不到谈话内容,有时只是跟着走一圈,有时干脆只能在门外等候,不得入内。如邓小平同志在休斯敦参观美国宇航中心的时候,记者就未能进入中心。国宴和某些会谈的场合,记者也不能直接参加,只能依靠外交部官员的吹风。
另一方面,美国各界也极为珍惜来之不易的中国贵宾,邓小平同志的访问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记者立刻意识到,不能疲于奔命,对每个活动都做流水账式的报道,而要抓住适当的时机,巧妙地把最重要的部分报道出来,尤其要把邓小平同志通过此访向全世界传递的信息,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传播出去。
两名记者心里明镜儿似的,此次随访报道不仅有困难,还很复杂。
办法总比困难多。每到一地,两人便立刻收集当地最新的报纸,寻找有用材料,使报道增加现场感。在第一篇报道《历史性的访问》中,提到美国《安克雷奇日报》用特写大字号通栏标题,用头版和第四版整版刊载中美两国驻对方联络处主任来安克雷奇迎接邓小平的长篇报道,就是从基地指挥部送给代表团的报纸上得到的。
在《人民日报》报道邓小平同志访美的另外4篇报道中,记者着眼于凸显在不同场合下所显示的中美友谊。
在肯尼迪中心,人民日报记者报道了由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举办的文艺表演。现场约200位小朋友合唱《我爱北京天安门》让邓小平为之动情,他和夫人走上舞台热情拥抱并亲吻了孩子们。当天的美国报纸这样评论:邓小平真诚亲吻美国儿童的场面,恐怕会让美国不少政治家重新学会如何亲吻孩子。
在亚特兰大,人民日报记者在《阳光地带的热情》一文中,报道了邓小平同志会见已故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夫人和向金的墓地献花圈、亲吻黑人孩子的场面,强调了中国人民对美国黑人的友谊。
在休斯敦附近的西蒙顿小镇,邓小平观看牛仔竞技表演时戴上宽边牛仔帽的一幕,给美国人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当时通过电视观看了现场报道。对于美国人来说,邓小平欣然戴上牛仔帽观看牛仔表演这一举动看似随性,却表达了他对美国文化的尊重和对美国人民的友好。邓小平头戴牛仔帽、向美国公众挥手致意的友好和自信形象已定格在历史中,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永久象征。
在白宫玫瑰园,邓小平同美国总统卡特在第三次会谈结束后一起与记者见面,宣布双方对会谈结果深表满意,表明此次访美大功告成。记者抓住机会,采写了《玫瑰园里春意浓》这篇报道,把邓小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宣告的各项政策,融合在一起,向读者充分展现了此访重大的战略意义。
沧海横流,资深记者不改拼搏本色
在蒋元椿看来,报道中美两国友好和友好的程度,是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当时,世界各方政治力量都在关注,并将根据中美关系的这一最新事态,调整政策来适应新形势。因此,《人民日报》并没有笼统地大谈友好,而是在报道中指出,美国政府对邓小平同志此访的重视,是“符合美国利益的”。这并非套话,而是严峻的现实。虽然美国民众对于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有着极大的钦慕之情,但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后来成为人民日报社国际部主任的蒋元椿能够有此番感慨,并非虚言。1979年随访美国时,蒋元椿已是年近六旬的资深记者。不仅如此,他还曾经戴过“右派”帽子、下放农场劳动、送进干校学习……就在他感到自己“韶华逝去,来日无多”的时候,接到了随访美国的任务。蒋元椿深知这次报道任务的重要性,更清楚其复杂性,但历练豁达的他也把这次任务看作是自己恢复名誉的机会。两位记者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采访任务,真实记录了这一历史性时刻。这次经历无比珍贵,纵使时光飞逝,也不损其熠熠光辉。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镜鉴:jingjianpd,原载于《历史的脚步——人民日报国际部史料集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