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对法国有点了解是在2006年湖南卫视举行的《超级女声》上,其中一个参赛选手,现在的当红歌星尚雯婕是学法语出身的,我当时很喜欢她,所以对法语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比赛中她唱的法语歌不多,但是她说话的语气让我感觉不同寻常,带有法语特有的声调,在她后来进入乐坛后唱了好几首法文歌,别有韵味。
无论是英语老师还是其他人都说了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法国人对自己的母语也有非凡的骄傲,法语之所以好听是因为它的很多语言都是以元音结尾的,饱满的元音听起来总是格外诱人。
音乐无国界,最广为流传的法文歌应该是《依恋》了,清新欢快的调子是我接触的第一首法文歌,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又接触到另一首法文歌——《Liekkas》,对于这首歌的喜爱致使我在完全不会法文的情况下,用中文谐音将这首歌学了下来,还记得大一时期有段时间手里常常拿着写着歌词的小纸张,经过食堂,经过四合院,经过教学楼的时候都在轻声学唱,慢慢地总算学会了。歌词大意虽然不清楚,但每次听着这首歌都让我有一种快乐的感觉,喜爱是凭着一种感觉的,Liekkas带给我奇妙的感觉,我就十分喜爱这首歌。
今年春晚的亮点不多,当法国玫瑰苏菲玛索上台的时候,我精神奕奕地凑在电视机前,一首《玫瑰人生》艳惊满座,时光在苏菲的身上并没有格外留情,年近五十的她在舞台上绽放自己的时候,让我也看到了岁月的痕迹,还记得苏菲玛索在13岁的时候拍的电影《初吻》,在朋友的竭力推荐下我看了这部电影,80年代的服饰十分耐看,苏菲饰演的维在片中的几种造型都很抢眼,没有现代的非主流时尚和高贵冷艳,没有今天的复杂,素色毛衣就很美,一看就让人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维在朋友的舞会上穿着牛仔装吸烟的姿态十分可爱,因为不会吸烟而呛着自己。还有她裹得严严实实的打扮,像一个可爱的小企鹅。片中维的外婆身上有十足的法国气息,据她回忆,年轻时曾拥有很多浪漫疯狂的经历,在教育孙女上,外婆的风格别具一格,让火车上邻座的人都受不了,很羡慕维能有一个这样知心的外婆,陪她长大,原本以为讲初恋,原来主菜是中年的婚姻之痒。电影里苏菲玛索的父母之间的感情,颇有让人感动之处。尽管有出轨,有放弃,但那么多千丝万缕的柔情,使得两人始终选择走在一起,走完一生。而我们曾经以为最纯情的初恋,却是脆弱得不堪一击。这部电影帮助我们去看看,十几岁时我们的感情真相,很有醍醐灌顶的功效。初恋,就是爱一个人时为他哭为他笑为他失眠为他疯狂,但或许忘记他只需要一天。另一个更好的异性会迅速吸引年轻的目光。那时,我们爱的只是自己,爱的只是爱情本身。但经历过共同生活,经历过琐碎杂事,经历过婚姻孩子的感情,爱情的感觉或许被生活磨平了,但却唇齿相依,不离不弃。我不知道哪种更美好,只知道这便是生活的真相了,每个人的选择不尽相同。
最喜欢的一幕就是,在喧闹的舞会上,维跑到饮料区喝水,马修小心翼翼的走到她身后给她戴上耳机,顿时,音乐由喧闹的爵士变成了悠扬舒缓的《reality》,然后维微笑转身,闭眼,相拥,很温馨的场景。还有一幕是在电影院里,马修和维坐在一起,电影开场,灯光乍暗。马修小心翼翼的试探着把手从后面绕过拥抱她,维的表情停顿了一下,然后默契的把头倚靠在马修的肩膀上。而当维一个人的时候,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坐在床上,斜倚着吉他弹奏《reality》的神情则让我想起奥黛丽赫本在《蒂凡尼早餐》里弹唱《moon river》时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有意为之。而电影最后的场景是舞会上维离开了马修的怀抱,旋转着接受另一个男生的舞约。很多人会觉得这个结局似乎不太美好,但我却认为,电影的真意恰恰在这里。维对马修的感觉并不是爱情,而只是单纯的好感,这就是青春时期的特征,我们会很轻易的喜欢上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看起来似乎很轰轰烈烈的样子,但其实也只是喜欢罢了。十三岁,年轻得只能用来尝试,而不是爱上,而在经历无数次的喜欢和厌倦的交替之后,我们才会明白爱和喜欢的区别,才知道什么样的感觉才算是爱。
这学期的走进法兰西课程让我了解到很多法国的知识,法国的高卢文化、法国人爱吃鹅肝、法国有几个大的葡萄酒庄。每一个文化都有自己独特之处,法国的文化从骨子里有一种浪漫的气息,老师说法国人有很多假期,商店在某些日子也是不开的,在中国,利益趋于所有其他事务之前,难以想象有人会为了陪伴家人朋友而放弃赚钱的机会。人生应该是多姿多彩的,而不应只有一个目标,尤其是万千人都只有一个目标,真希望有一天中国也能像法国一样,随处都充满浪漫与活力,激情与奔放,那样大家将会生活在一片融洽无比的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