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国际专题>>会议-论坛-周年>>中法建交50周年>>“我眼中的中国和法国”征文>>征文作品

中法之交益于两国

戎雪

2014年09月09日09:18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2014年新春佳节之际,恰逢中法建交50周年之喜。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中法两国的外交关系历久弥坚。50年前,中法建交就如“外交核爆炸”一般在西方引起连锁反应,法兰西文化与风情也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两国友好的关系也为彼此贸易往来,旅游等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两国文化交流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使两国人民虽相聚万里,却可体验不同风情,了解这风格迥异却各有千秋的文化。

将目光聚焦于半世纪前,1964年1月27日,在这个彪炳史册的日子,全世界见证了中法建交。这在当时可谓是石破天惊之举,西方各国在中法建交后,纷纷效仿法国,正因为如此,此举也改变了当时西方各国孤立中国的局面,是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巨大胜利。

我认为中法建交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一切百废待兴,而且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中国,不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对于中国来说,与法国这类资本主义大国建交是对中国对外整个外交局面的一个缓解。然则好事多磨,中法建交过程初期,进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历经波折,虽然双方都有交好的意愿,但是双方曾一度于法国是否应先主动与台湾断交的问题上僵持不下。中国反对“两个中国”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富尔又表示,希望中国不要坚持法国先同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同台湾断绝关系,对法国来说,若要驱逐蒋介石在巴黎的代表是不愉快的,这是一个礼遇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双方因此陷入僵局,最终得益于周恩来总理不卑不亢的态度和及时找出解决方案的睿智和果敢,在不违反中国建交原则的基础上,考虑积极与中国建交的戴高乐将军的处境,双方达成了一致,正式建交。

接下来的半世纪里,中法关系虽然一波三折,时有矛盾冲突,但是最终矛盾都得以解决,现今两国保持着友好合作的关系,共同为维护友好关系做着努力。就如央视马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苏菲玛索作为法国代表与刘欢二人天衣无缝的合唱,一曲《玫瑰人生》惊艳全场,法国巴黎19区也举行了中国春节的庆祝活动,张灯结彩好不热闹,中国发行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邮票,这一系列活动,无一不体现出两国友好的关系,和两国人民庆佳节,迎新春的欢乐氛围,同时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与法国文化在相隔甚远的两个国度相得益彰,异彩纷呈。

随着两国关系持续良好的发展,法国对于我们来说,不再只是一个遥远无法触摸的国度。随着法国文化的传播,以及上大学后对法国进一步的了解,法国在我心中的形象变得具体形象了很多。“自由,平等,博爱”的国家格言,不再是出现于书本上或是网页中的死板的文字,法国人所崇尚的自由透过一部部极具代表性的电影展现的淋漓尽致,受这样自由精神的感染,我想亲身去法国游历一番,体验当地风情。

两国迥异的饮食文化更是各有千秋。中国人的四菜一汤,八大碗,一放就是一桌子,大家欢聚一堂,好不热闹。而法国人吃饭,面前永远只有一个盘子,点菜时也是严格按照步骤,汤类,头盘,主菜,甜品。既然谈及饮食,就不得不说,法国的葡萄酒了,葡萄酒种类繁多,风格多变,不一样的菜也要配不一样的酒。由于绝对的地理优势,法国盛产葡萄,而且是适于酿造葡萄酒的葡萄,有了充足合适的原料,再加上心灵手巧的法国人民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法国葡萄酒自然名声远扬。除此之外,法国奶酪也有享誉世界的盛名,只用三种简单的原料,牛奶,盐,压力,就创造出近500种奶酪,不得不说,法国人民的智慧实是不容小觑。奶酪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十分美味,样子也卖相十足,颇具特色,最重要的是,奶酪是牛奶中的精华,营养价值很高。不得不提的还有一样美食,就是面包了,各种各样的面包,酥黄可口,滋味诱人。对我这类热爱美食的人来说,如不能有幸一品,实是人生中一大憾事。

除了饮食文化,法国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也令我神往,一座座美轮美奂的城堡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之中,临水而立的城堡与水中的倒影交相呼应,美不胜收。不得不提的标志性建筑——卢浮宫,不仅仅因为建筑的精妙,更因为它不是一座冰冷不可触摸的建筑,学生们可以到卢浮宫中看书自习,而类似的情况在中国便是天方夜谭了,无法想象可以有朝一日我可以去人民大会堂中看书,相比之下,法国的卢浮宫也因此变得亲切可人。还有那神圣的教堂,气势恢宏,设计精巧,从屋顶窗户中折射出的光芒让我有种这是上帝给予人间的光明的错觉,遐想有朝一日我可以置身于其中,亲耳聆听上帝的声音,亲手触碰那神圣的光芒,亲眼看看这金碧辉煌的建筑。

除了这些颇具特色的文化,更让我神往的是去法国深造,了解法国教育的特色,取长补短,运用于中国教学中。法国教育体制与中国还是有较大差异的。法国一直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尤其70年代以来,中小学教育教学发生了较大变化。1975年的“哈比改革”为适应现代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需要,加强中小学技术教育,重视学生读、写、算和智力训练,强调教育教学必须适应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的要求。80年代和90年代,法国教学改革仍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才能,极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在智力、手工、体育和艺术方面的潜力,使其在各方面得到较好发展。

中国中小学教育侧重于成绩是否优异,对个人其他方面才能的发展关注度并不是很高,而法国的中小学教育注重个人天资与才能的发展,以及个人理想的实现。同样受到重视的还有培养学生有创见性独立思考、尊重他人的看法、劳动和感情的品格,希望通过努力使每一名学生成为有对社会有责任心和守纪律的一员。中国的中小学教材多引用名篇,与生活联系并不是很紧密,也较为严肃。法国中小学教材编写上,内容更贴近生活,教师的教学深入浅出,习题内容联系实际,使学生感到十分有趣。法国的教师极富耐心,他们总是对学生讲:“你们不要怕出错,不要怕挫折。”不过,教学纪律是严格的,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毫不含糊,严格执行升留级制度。如果哪个学生缺了课,或者作业没有完成,老师会让他周六补课。法国中小学不按学生成绩编班,不主张搞分化教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指出,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不按分化教育。这样,对差一点的学生来讲,智力环境要好一些,能促使他们努力跟上班,减少他们的自卑感。对学习好的同学也有好处,便于他们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法国教师注意对学生因材施教,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并不光是“死抓补课,而是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爱好和才能。比方说,有的学生数学差一些,但擅长绘画,或者特别喜爱计算机,教师决不限制他的爱好。相反,让孩子充满自信心和自尊心,耐心等待他自己产生补课的要求,并且主动来找教师。法国教育反对死记硬背,千方百计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问题的能力。法国教师总是把自己摆在“次要”地位,在“后台”指挥,让学生在前台多活动。

但中国也有很多可以让法国学习的地方,在中国,教师是很神圣的职业,学生们对老师可以说是十分崇拜,尤其是小学,几乎是事事听师长的,中学虽然个性有所发展,但是还是十分尊敬老师,有一种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敬佩感。在法国,情况会有所不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起冲突,致使校园安全事件发生较为频繁,所以我希望如果可以去法国深造,我一定要将中国教育良好的部分与法国的朋友们分享,并且虚心学习法国教育中的闪光点,亲身感受法国的课堂,将适用于中国教育的优点带回中国,让中国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如果没有中法建交,那么我不可能领略这些美好的民俗风情,不可能接触这些令人神往的艺术文化,也绝不可能有朝一日去法国深造,将我所期盼的事情实现,让中国教育越来越好。两个国家的文化风情以及各个领域还有很多需要沟通融合,愿中法两国能够永远交好,让这些美好的事物在相隔万里的两个国度相得益彰,大放异彩!

分享到:
(责编:王珏忱(实习生)、常红)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