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小小银针传递中非友谊

本报驻南非记者  苑基荣

2014年09月07日02:5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中国第十六批援助卢旺达医疗队的医生在给罗瑞用针灸治疗。
  本报记者 苑基荣摄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一张简易的行军床上斜躺着一名黑人青年,右手臂搭在腰间,正试图轻轻地移动头部。与房间内其他病人不同,这名年轻人全身扎满了一枚枚银针。这是近期本报记者在中国援助卢旺达医疗队基本戈医院病房见到的一幕。

  病人家属高兴地告诉记者,这在3个月前想也不敢想,“中国医生太棒了,我们几乎都放弃了,是中国医生重新燃起了我们的希望”。

  是什么让病人家属如此崇拜中国医生?故事还要从3个月前说起。这名年轻人叫罗瑞,3个月前的一天,正在吃饭的罗瑞突然倒地,半身不能动弹,家人随后将他送往当地医院治疗,但效果不佳。随后他辗转卢旺达多家主要医院,不仅没有效果,而且病情还日益加重,最后全身不能动弹。病人家属听说中国医疗队针灸很神奇,不仅见效快、省钱,还不用吃药,这给他们带来了一丝曙光。经中国医生检查,罗瑞为脑梗塞,中国医疗队的刘颖医生对其采用针灸疗法。记者到达当天,已是针灸的第五天,病人已出现明显好转迹象。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针灸治疗的极佳临床效果引起非洲医务工作者的浓厚兴趣,中国医生也不遗余力,倾囊相授,甚至在一些非洲国家成立学习班指导当地医生。刘颖的卢旺达助手爱丽丝告诉记者,她初来医院工作时看到中国医生用针灸治病感到非常好奇,“针灸让我了解了中国的神奇与伟大”。赞比亚基特韦中赞友好医院的穆恩佐医生也是在中国医生带动下专心研究针灸的,他告诉记者,他已从事针灸治疗近10年,现在正看更多中医书籍,越看越觉得中医神奇、奥妙。

  南非约翰内斯堡市60多岁的克里斯蒂娜对中国针灸和中国文化十分痴迷。克里斯蒂娜小时候就听说过中国医疗队用针灸给人治病的故事。早在1985年,她就开始学针灸,1991年还专门到中国进修一个月,回南非后开了一家中医针灸诊所。记者看到,克里斯蒂娜诊所的书柜里大部分都是中医书籍,墙上挂满人体穴位图和各种证书,其中就有中国中医协会的证书。克里斯蒂娜说,她的病人来自南非各个种族,也有中国人。

  克里斯蒂娜表示,虽然她对针灸有着浓厚兴趣,但刚接触时还是感到害怕。实际上,不少非洲人对针灸还是缺乏认识,有恐惧感,刘颖对此也有同感。初来卢旺达时,刘颖遇到一位一瘸一拐的老兵来治疗。当刘颖从包里拿出银针时老兵一脸的惊愕。在老兵的怀疑与恐惧中,刘颖一边动针一边示意他站起来走几步。他小心翼翼地迈出第一步,迈第二步时就站直了身子,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几分钟时间,这名老兵就与刚进来时判若两人,他兴奋地边跳边喊“太神奇了”,回去后要告诉村里人,让他们也知道中医的奇妙。

  从基本戈医院病房出来,中国第十六批援助卢旺达医疗队队长于敏学对本报记者说:“每天上午针灸门诊前都排起长队,要接诊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病人。”中国第十七批援助赞比亚医疗队队长李润民说,针灸治病操作方便,费用不高,副作用小,非常适合药品匮乏的非洲国家。从西非的利比里亚到东非的索马里,从南非到突尼斯,针灸在很多非洲国家享有盛誉。在中国医疗队的带动和影响下,非洲国家逐渐拥有了自己的针灸医生,他们用针灸为非洲人治病,也在传播着中医和中国文化。在记者即将离开基本戈医院时,于敏学说:“小小的银针不仅是治病的工具,也是传递中非友谊的媒介。”

  (本报约翰内斯堡9月6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07日 03 版)
分享到:
(责编:王吉全)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