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国际专题>>会议-论坛-周年>>中法建交50周年>>“我眼中的中国和法国”征文>>征文作品

法国的文化瑰宝

李广明

2014年09月02日13:33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法国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她像一株美丽芳香的花卉,自豪地跻身于五彩缤纷的世界大花园里,令全世界人民赞叹不已。

我喜爱读书,所读的内容,过去偏重于中国的古典文学,细嚼起来,有滋有味。偶尔接触外国名著,感到同样地精彩。我的心里豁然一亮!使我打开了解世界文学之窗一扇窗户,虽然语言文字不同,经过翻译,打折了名著的原汁原味,但仍不失原著的精彩。

最令我钦佩的当属法国19世纪户名作家福楼拜、莫泊桑师徒二人的人品和作品。他们的创作精神是那样的严谨,他们尊重现实,高超的概括能力,他们的语言是那样的简洁明快。真是令人敬佩!福楼拜教徒弟莫泊桑的故事更是感人!

莫泊桑初写习作的时候,就拜当时已经十分有名气的福楼拜为师,不断的将自己的习作拿给老师看,请求指教。福楼拜看了说:“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才气,在你带给我的东西里表明有某些聪明。但是,青年人,你永远不要忘记,才气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你努力干吧!”

福楼拜的“一词说”的写作风格是非常著名的,他对莫泊桑说:“你所谈到的任何事物,都只有一个名词来称呼,只有一个动词来标识他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到迄今还没有找到的这个名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绝不应该满足于近似的,决不应利用蒙混,甚至高明的蒙混手法,不要利用语言的戏法来逃避困难。”这段话讲的多好啊!

后来,福楼拜右脚莫泊桑如何让观察人物,各种类型的人物的特征,特别是找出一个人物的个性,特别是一般人观察不到的特征。要莫泊桑用一年的时间,天天跑到外界,去进行观察、体验、感受,用最简单的语言去刻画这些人的特征。

最感人的是福楼拜三次让莫泊桑去观察一尊雕像。对莫泊桑说:“你去巴黎第十九大街,第二个十字路口,向左拐,看一看右边的第一个人是谁。”莫泊桑到指定地方一看,原来是一个老太婆的雕像。回来告诉师傅,是一个老太婆。老师又说:“这谁都能看得到,再仔细的观察一下,老太婆有什么特征。”莫泊桑第二次去看,回来描述的十分仔细。老太婆十分肮脏,满脸污垢,头发很乱。老师又告诉他:“这些,平常人也都可以看得到。你要用第三只眼睛,去观察别人看不到的东起。”这一次莫泊桑看得更加仔细,回来说:“老太婆的鼻子是世界上最蹩脚的木匠那一块木块削了几下,装上去的。”福楼拜这才高兴的说:“你今天的作业完成得好,可以得满分!”讲得多妙啊!搞写作的人,要用第三只眼睛去观察写作的对象。

真是名师出高徒,师徒俩都成为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派著名的作家,留下许多让全世界称赞的名著著作。读了他们的著作,给人深刻的记忆。虽然我们时代不同,国籍不同,我却成了二位的忠实的粉丝,非常崇拜他们的作品。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的精准,寥寥几句,让你脑海里出现那么个人物,明朗清晰。读到妙处,令人拍案叫绝!

至今我的案头还放着莫泊桑的代表作《漂亮朋友》,有空,我就一点点的细读。看他的词汇,看他的段落、结构。这师徒两位都是我尊敬的老师,有许多地方都值得我学习。中国的《吕氏春秋》,就曾自豪地称:这部著作里,谁能减去或者增加一字,赏千金。精华到一字不能增减的地步。《漂亮朋友》的词语,同样是非常精简的,用词不多,一针扎到要害。例如他描写巴黎的炎热:“巴黎的夏夜,闷热异常,整个城市像是一间热气腾腾的浴室。”一句话就精准的描绘出巴黎的夏夜闷热的状态。再如他描写巴黎繁华街道的景观时:“强烈的灯光把戏园的门面照得一片雪亮,在此交汇的四条接应如同白昼一般。”寥寥几语,准确的刻画得如同读者亲眼看到一样。

其实,法国文化早已渗透于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之中,无论男女老幼,如果问起《小红帽》、《灰姑娘》的故事,那个不知,哪个不晓。甚至幼童都有《小红帽》、《灰姑娘》故事的小画册。这是法国作家贝洛(一说是法国作家圣爱克苏佩里)的作品,这样的故事在中国的百姓中间,可以说是深入人心,已经融化在中国人的血液里。

同样,中国的文化,在法国也流行十分广泛。中国的古今文化作品被法国人民说我接受。在法国又建起孔子学院。法国青年希望学到中国文化。中法人民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中法人民的友谊越来越亲密。

中法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分享到:
(责编:郑青亭、常红)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