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报告:中国18-29岁农民工犯罪比例最高

2014年08月18日16:03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深入,以农民工人群为主的流动人口犯罪现象越来越突出。近日,农民工刑事法律援助研讨会从“农民工刑事法律援助,既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了我国如何有效推动农民工刑事法律援助。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援助研究中心和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办。议题主要包括:公检法司、高校以及各种社会力量如何有效推动农民工刑事法律援助;刑事法律援助权利告知及申请批准;涉罪农民工取保候审和适用缓刑问题;农民工刑事法律援助探索实践。

据媒体报道,流动人口犯罪比例已占到了全国各地犯罪总数的70%以上,且流动人口犯罪存在“三高”现象:高犯罪率、高逮捕率、高羁押率。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刑事诉讼权利保障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从2011年底开始,致诚公益开始将目光投向刑事犯罪领域的农民工,为涉嫌犯罪的农民工朋友提供刑事法律援助。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援助中心联席主任吴宏耀说,农民工刑事法律援助,既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这是因为中国很大,农民人口占了我国人家的绝大部分,如何对待这些人,如何让他们体会到法律的阳光和公正,其实是关乎我们法律制度声誉的问题。对这些人的关注,可以避免一些小的矛盾被激化生成社会事端,所以关注农民工刑事法律援助,尽管只是一个点,但对于我们推动整个法律援助制度深度发展会有重大影响。

致诚公益对2012-2013两年来办结的农民工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进行了统计,并将两年多来开展的以社会组织为基础的专业化刑事法律援助模式进行探索,形成了农民工刑事法律援助研究报告。报告综合统计分析指出, 18-49岁农民工是犯罪主要年龄段,而18-29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人高达总人数的70%。

统计结果显示,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故意伤害罪最多,占25%;侵犯财产犯罪的诈骗罪其次,占14.3%;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罪的寻衅滋事、妨害公务再次,共占20.2%。前四项涉嫌犯罪人数相加高达50人,占59.5%。

报告将农民工犯罪原因总体分为五类:经济困难、工作关系引发犯罪 、受他人胁迫、唆使或拉拢、与被害人产生矛盾、法制观念淡薄,并对每一种类进行了具体举例和分析。

(记者 常红 实习记者 李警锐)

分享到:
(责编:李警锐、常红)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